时间:2015年10月25日
地址:昆明大溪地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前,一个初生婴儿已遭遇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里被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
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无比敏感,他需要什么,妈妈就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什么,婴儿在全能感中意味着自己创造了欲望的主体,如乳房,并相信完全控制它,虽然外部客体代表了所有母亲养育的成分,但它也表示婴儿创造他所需的东西的能力,过渡性客体是婴儿的第一个所有物,他创造了它,每个婴儿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出第一所有物。
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幼儿们发现,自己无法指挥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指挥妈妈,于是不断地哇哇大哭。
在根据客观组织的体验中,婴儿发现自己必须找出欲望的客体敏感地察觉到与客体的分离与不同,感到缺少对它的控制。
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去工作、去学习、去……这些事实。与妈妈和其他重要亲人的每一次分离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让幼儿们担心自己被抛弃。
接下来,他们不得不在没有妈妈和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闯世界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彻底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哭是因为心疼,因为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疼。
再接下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我们彻底离开家。再以后,我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再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亲自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
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一个母亲能拥有孩子多久?一个孩子又能拥有母亲多久呢?【无论任何的关系都是有保质期的】
一位母亲娓娓道来:
3岁,他去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兴得奔跑过来,扑在你的怀里,跟你说:妈妈,我想你了。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了整个世界。
6岁,他上小学了,孩子终于走进校门,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却没想到,这也是孩子离开我们的第一步。他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他喜欢每天去学校,这是他更喜欢的生活,甚至,他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12岁,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回一次家,见上一次面,他们开始不再依赖你,甚至,他们喜欢和你对着干。你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他们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
18岁,他离开你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的好几天前,家里的冰箱就装不下了,为他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他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大学毕业后,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的回来一次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几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你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这样就足够了。
孩子结婚了,回家的时间有一半匀给了你的亲家,孩子回来的更少了,你已经习惯就老两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过年我回家过啊!
当孩子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里,已经不包括你们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在过了那个保质期后,与孩子的关系微妙的发生了改变,有着最深不可替代的原生链接,父母会告诉你,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还有一条路你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同时也将发展成社会性的关系,教会你生活的本领,又让你自由的去翱翔,在这个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为潜在关系的发明者,任何一种关系都有一种空间感,去做潜在空间的发明者。
【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虚假自体—真实自体—非我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很多世界这个精神胚胎是被压制的,因为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因此,破碎也产生了!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吗?不仅如此,因为我们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孤独;
2)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3)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
4)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这就给我们的人生制造了巨大的矛盾,我们学会了把改变关系的责任放到了别人身上,而无法处理与自己的关系,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迷雾,我们必须把围绕在这一点上的迷雾破开,我们才能走向不可预测但却精彩绝伦的成为自己之路。
一段简短的治疗对话,让我们很深刻的体验什么未分化的肉团关系。
来访者:“我实在太爱他(她)了,没有了我的丈夫(妻子、女友、男友),我不能再活下去。”
“哦,你搞错了,你根本不爱你的丈夫(妻子、女友、男友)。”咨询师回答。
“你是什么意思?我刚才告诉你了,没有他(她)我不能活下去。”来访者很生气。于是,咨询师耐心地解释说:“你说的那是寄生,不是爱,当你需要靠着另一个人而活下去,你便是一个寄生者。在你们的关系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两个人相爱,意味着其中的每一个人,完全有能力独立生存。多么刺激的对话,但也道出了“非我”的真理!谈到非我,即他成为“过渡性客体”的利用来最终达到一个独立的阶段,即非完全主观也非完全客观的中间领域,成熟的关系就是看见非我了,他没有权利和义务满足你的愿望,你可以进,也可以退,我饱有我的判断力,同时也也尊重你,在这里一定要引入弗洛姆《爱的艺术》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名词解释:
【虚假自体有三种功能】
1、通过服从环境的要求而掩藏和保护真实自体
2、照料母亲
3、替代环境中没有提供保护的护理功能—神经质性的疯狂的,关闭性的爱自己。这种爱自己就是一种被动攻击,攻击那个没有给他提供爱的“客体”而不仅仅是父母
【虚假自体的分类】
@极端的,真实自体被掩藏的
@不极端的,虚假自体保护着真实自体,而真实自体被认为是一种潜能,并被允许有一种秘密的生活
@趋向健康,虚假自体寻求某种真实自体成为它自己的成为的可能,虚假自体保护真实自体的核心让真实自体免于羞辱,所以,一旦虚假自体失败他很可能寻求自杀来防止真实自体的被羞辱
@接近健康,虚假自体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之上,通过认同或模仿他人的以保护真实自体不被冒犯和贬低
@健康的,虚假自体代表一种日常的适应性的“社会礼节”,这是一种健康的对社会化的理解的妥协,个体仍然是创造性的和自发存在
【真实自体】
@真实自体从一开始在本质上就不属于对外部的受动,而是一种原初的东西
@在现实环境中不能没有虚假自体的存在,因为人必须适应制度,禁忌,人际礼仪,健康的虚假自体是需要的,所以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的互换是要巧妙且适当的!
@真实自体包含着每个人的独特性与原创性的部分:你和一个人的隔离越来越少,交流越来越通达
【温尼科特的重大贡献,过渡性客体与中间区域,儿童心里发展空间】
@过渡性客体与过渡性现象是在在内部现实与外部现实之间体验到中间领域
@安娜弗洛伊德认为“过渡性客体征服了整个精神分析世界”,之前精神分析的文献还未表述过介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间
@婴儿从自己的主观全能状态逐渐发展为越来越客观性,并能进行符号性思考,
这中间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温尼科特经过与母婴30多年的工作,发现儿童是通过对他的第一个“非我”对象,即他成为“过渡性客体”的利用来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终于提出了一个即非完全主观也非客观的“中间领域”的概念,这是继弗洛伊德和克莱因之后对人本质的又一种表述。
【过渡空间,经验中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区域】
@过渡空间同游戏,象征的产生密切相关,属于游戏,创造力,幻想,想象和错觉的范畴,儿童的游戏场就是一个过渡空间的,儿童由此发展出人际关系的能力
@温尼科特的论文《被剥夺的儿童以及如何补偿家庭生活的丧失》,孩子在过渡性空间中要创造出那个过渡性客体,就是他的最大的幻想和现实之间微妙的链接,在这个链接中他又多少的自发性,有多少的促进还是抑制,有多少认同还是忽视,有多少的创造性的资源将决定了这个孩子的本心的发展程度,母亲在这个阶段所承担着就是那个是否给予创造性资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