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好的科学论文的6大要素:
简洁(S: Simple)
意外(U: Unexpect)
具体(C: Concrete)
可信(C: Credible)
情绪感染力(E: Emotional)
故事性(S: Stories)
四 可信
一篇论文的可信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看待:短期的和长期的。
直观上的判断一项科研工作设计是否严谨(对照是否合适,充足,重复了几次等),统计分析是否准确,实验细节是否足够具体,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判断一篇论文的可信程度。如果但就发论文而言,尽量确保以上要素不出纰漏,便可基本保证一篇论文“直观”上的可信度。
但有些工作,尽管从以上的各种标准去判断可能都很可信,却无法承受住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别人无法重复该发现,那么其可信度自然会大打折扣。科学史上有不少这种在短时间内使作者暴得大名后来又被证明有误的案例。
可见要判断一项科学研究的可信程度,往往不是短期内可以下定论的,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
五 情绪感染力
这一点其实很难。试想一下,有几篇论文会让你看后内心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复?作者认为科研论文可以在有两种情绪上给人带来感染力:第一是由好奇心驱动的求知欲;第二是由满足好奇心所带来的兴奋感。
要充分调起人的好奇心,就需要作者清晰地描摹出待解决问题(即认知空白)的重要性。如何凸显出重要性呢?我觉得应该尽可能地发掘并强调该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越密切,即便是一般读者也能够从中看出其意义和价值。相反,如果只是某一个具体领域里面的细节问题,恐怕难以触发非领域内读者的情绪开关。
总而言之,要想使科学论文具备情绪感染力,就必须挖空心思地调动读者的好奇心。要想调动好奇心,就得清晰地描摹出未知问题的意义。而要凸显一个待研究问题的意义,就需要研究人员尽力发掘该研究工作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而要发掘一个科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则需要研究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认知模型,即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s)。
当你大脑之中具备足够多的认知模型之后,自然就有更多的视角,也就是更多的可能性,去描摹出一个问题,一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能够找到最好的切入点去凸显其新意,进而调动并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拨动其内心的情绪开关。
所以最终的落脚点是:科研人员必须在大脑中构建足够多的认知框架,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