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讲焦虑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心理学不同的流派怎么看待焦虑。心理学的流派有很多,这次先来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来看看焦虑。
先来回顾一下焦虑是什么。其实在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焦虑。焦虑这个词在心理学的领域上是被充分解释过的。适当的焦虑实际上是对我们有益的,它可以促进我们学习、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当人们面对潜在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这些因为一定原因引起的、可以理解的、适度焦虑的,这就是正常的焦虑现象。比如,学生在准备考试前,尤其是重大的考试前,会觉得紧张,坐立不安,有的甚至会有一点心慌,这其实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在这个考试过后其实这种情绪就会消失不见了;还有就是比如你在工作中,马上要进行业务汇报了,你也会产生同样的一些情绪反应,这都是正常的焦虑反应。那不正常的焦虑呢?具体说不正常的焦虑是指没有明确的导致焦虑的原因因素,或者说你的对事物的刺激和反应是不对称的,你的反应严重或者是持续性的焦虑反应,这些都要引起重视。如果你发现你长时间的感觉到焦虑,那你要注意了,一旦发现需要去及时的检查治疗。
在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过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可能你还是不太明白自我威胁是什么意思,自我威胁?自己威胁自己?在精神分析学派上认为焦虑是内心冲突的产物,它来源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让我们来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精神分析学派是从什么什么角度来对焦虑进行界定的呢?它是从社会上或者说是从文化上对自我的过度压抑和排挤,导致自我产生了无助或者认为很渺小的反应,甚至失去了自我的这一角度出发来对焦虑进行界定的。精神分析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和神经症焦虑。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实性焦虑。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它的重点在于现实。现实性焦虑其实就是从现实存在一些困境或危险应激事件引起的,比如说一个危险的环境、有威胁的场景等。那现实性焦虑有没有什么特点呢?现实性焦虑的特点包括现实刺激、与环境和谐一致、对人有利等方面。
什么是现实刺激?其实就是说这些情绪都与现实环境刺激相关,并由这些现实刺激所产生。现实性焦虑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你可以想一想当你处于一个压力过大的时候,或者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景时或者在危险的环境中、受到他人的威胁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你会不会感受到害怕恐惧坐立不安呢?这样其实就是产生了焦虑的反应。
那与环境和谐一致是什么意思呢?这块明显的一个重点在于一致,解释一下就是说当你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危险程度、威胁程度、压力强度与你产生的焦虑情绪是一致的,而且你是没有超过这个一致性的边界的,没有过度的情绪出现。当环境中的危险解除、威胁得到控制、压力或人际冲突解除以后,你的这些焦虑情绪也就随之不见啦。
还有一个是对人有利,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实性焦虑是能够提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它是可以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血流加快、血压增高,从而可以提升对环境应对的能力。
这么听下来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像不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正常的焦虑情绪,它是对我们自己本身有利的。
然后来讲一讲是道德性的焦虑,这个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是与道德相关的。这种就是说人们因为担心自己的行为违背了社会的规则和道德的焦虑,它往往会伴有耻辱感和自罪感,解释一下其实就是说害怕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符合这个标准,良心会受到谴责。
最后一个是神经性焦虑,这个就是焦虑症,就是不正常的焦虑。导致产生神经性焦虑的原因有什么呢?你可以怎么样的辨别吗?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固有的认知思维模式,这也是产生神经性焦虑的最根本原因,这类人群遇到事情容易灾难化思维,就是说哪怕是一个极小的事情也容易有负面思想,所有事情老往坏处想,会担心最坏的事情发生,这些人呢就总是害怕到时候自己无力解决或无力承受,对自己对事情的处理能力没有信心。第二个原因是外界环境的压力。如果你近期面临比较多的压力,比如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等,或者是近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事件,产生了刺激,都会导致个人产生焦虑。如果这些压力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多重压力同时存在,则更会超出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心理失衡,所以,就比较容易产生神经性焦虑。还有一个原因是躯体疾病,就是你自己本身上的一些疾病,有些身体的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会引起神经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
这三类的焦虑,其实很明显的看出来,现实性焦虑其实就是我们平常都在经历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可以帮助我们进步的,从而可以提升对环境应对的能力,可以通过困境来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道德性焦虑是自我对罪感、羞耻感、自卑感的体验;神经性焦虑是人们体验到的焦虑的原因不是外界的危险事物,而是意识到自己本能冲动有可能会导致某一种危险,总是担心随时会有一些不幸的事天天的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