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描绘的世界,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我们构造出来的一种区域性想象共同体?
多用来解释我们在这个世界遇到的问题、困难、困惑,借此获得“掌控感”?进而获得“确定感”,不用担惊受怕一辈子。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人类无法解释大自然中的雷电,火灾,海难等,于是有了雷神宙斯、火神赫菲斯托斯、海神波塞冬,等十二主神体系等。我国也在《山海经》等古著中印证了这点,很多神兽是某个灾难的代名词,也有些是为民造福的,例如火神祝融。
还有就是祭拜祖先,等等赋予意义的事情。
暂时抛开信仰里的羁绊来说,可不可以初步得出:
“信仰、信念、图腾、神话等精神、意义层面上的事物,是我们对掌控感的追求,对不确定的解释,对无力感的慰藉,还有,喜欢听故事......”
例如,我们中国人很多喜欢十全十美的人,缺点是不存在的(存在也是选择性忘记掉),当喜欢的人在自己的了解范围之内,一直都表现的非常优秀,就会去“神化”这个人,贴上标签“完美”,当成信仰,还会“神化”这个人的生平事迹,越是戏剧性,越有故事性越好....
没错,就是喜欢这种持续“完美”下去,就是要对方一直给自己带来“完美”的感觉,就是要这种确定感,信仰,是不可动摇的,当给不了“完美”的感觉,本能就会表现出失望
不难想象,明星包装团队的辛苦,又要保持“完美”,又要制造戏剧性故事,还要制造“神化”事件....
对掌控感的追求,还有几款例子:
我们可能在动漫上看到,日本人用餐前可能会说下“我要开动了”之类的话,还有起床的“闹钟”,还有上班一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比在家多了好几倍工作效率,我理解为仪式感,可以理解为“信仰来临的前奏....”
很多大师级人物,像牛顿、毕加索、梵高等,他们无一是对自己造诣充满自信,这也是信仰,一种掌控感,如果他们不相信,不确定自己是最厉害的,不以这样的态度去钻研创作,反而变得连自己都怀疑起来,恐怕世界上会多了些遗憾....
音乐、绘画等艺术的出现,也是符合某个时代,某个风格,某款甲方对确定感的追求。历史上没有延续下来的,估计败给了差的反馈。例如,听了很多风格的音乐之后,你的歌单只会留下喜欢的,并且是确定能够表达你某种心境的音乐。
神话,信仰等精神、意义层次的,背后是掌控感,是确定感(没有掌控感,充满不确定性,会崩溃),得到掌控之后,心理会产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理,这也许是冥想之后注意力得到提高的原因吧。
通过达到预期的“正反馈”,得到掌控,信仰也会越来越强大,给予我们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
任何零散的起心动念,哪怕只是雏形,都是汇聚思维模型的一份重要力量。
脑子里不可能出现没有见过的东西,纯属个人观点,偏激望纠正。
欢迎大家补充、讨论,一起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不憋大招,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