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星期在洱海边的桃源村,在座座青瓦白墙的白族小院儿外,常常看到有石榴的绿树红实探出墙头,殷殷招展。小巷子里,不时有居民摆出多样的水果,一小盘一小盘为一份,石榴当然也在其中。转眼间,炎夏变成了凉秋,榴花似火也变成了榴实满树。公司里小池塘旁边是有些石榴树的,在立夏前后,还红艳艳地开上了花。惹得我动了诗性,将之作为了立夏之诗的引子:“榴花初绽夏欲明,小池一片听蛙声。”没想到几场暴雨后,石榴花全数凋零,果实已成奢望。回到重庆后,石榴也开始上了水果摊。昨天买了两颗,带到山里来吃。
买的时候,挑的是外皮大部分由黄转红的石榴,我推测这样的石榴籽比较红、比较甜。可惜没有见到表皮全红的石榴,想象中,那样的石榴应该更好吃。拿出水果刀,先将石榴底部凸起的部分削掉。这样就能够从底部,大概观察到内部的区隔。然后再用水果刀,轻轻地沿着底部的表皮向顶部的表皮划上一刀,如此重复四次,就能把石榴分为四个部分。沿着划痕,把石榴掰开,薄薄地如蜡纸一般的组织,包裹着粒粒饱满的石榴籽。“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是也。
石榴籽一颗颗挤在一起,色如绯玉。分开来看,每一颗都是不规则的多面体,有的地方透明如冰晶,有的地方如淡淡的红色云霞,有的地方有丝丝的线条、像玉上的“飘花”……在石榴籽的中间,含着一颗小小的核。
我觉得正是这样小小的核的存在,给如何吃石榴带来了难度。这个核虽小却硬,不可能就这样吞噬入腹。如果一颗颗地吃,一颗颗地吐,那每一个石榴估计要吃上半天才能吃完。
林妹妹说“事若求全何所乐”,这句话我一直很认同。有障碍,有不圆满,也就有寻找有趣的空隙。我把一半的石榴全部剥离外皮与内瓤,放到一个小碗里;留一半仍与外皮和内瓤一起。
看着电视节目的时候,一粒粒地掰着吃石榴,一粒粒地吐出核,感受上下齿一起咬破石榴籽,清甜的汁水的味道。觉得单个的汁水味道太单薄,就可以再用勺子吃碗里的石榴。把满满的一勺放进嘴里,许多清甜的味道复合在一起,顿觉过瘾。
日啖石榴籽千百颗,算起来也不过一颗石榴。小石榴背后的寓意:多子、登科、指代女子的裙子……如果考据起来,能够掉一大片书袋。此时我懒得探究,每一次吃石榴,都能给我带来极大满足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