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焦虑从何而来。
不仅要为今天焦虑,更要为明天焦虑。
不仅要为自己焦虑,更为下一代焦虑。
这两天,“社会分层论”和“英雄论”一出,让很多本来就疲于奔波的“兔子们”(他们也许比蝼蚁在社会生态圈层里要高一等级)更加惶惶不安。没有?至少也是让他们神经紧绷了一下!
之所以大都数人会觉得这样的论调有道理,是因为高大上的“大数据”在说话。大数据告诉我们大城市就像抽水机一样将周围小城镇的“血液”全部吸干;富有的人将会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人会越来越贫穷。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最可怕的是那句话——社会分层了,你在哪一层?问的人仿佛酣畅淋漓,听的人则一身冷汗。
我也相信大数据作为一种理性分析工具,其魅力是无穷的。但我更相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场合中,有些道理也是铁打的。
||| 1.富,可以滋养出参天大树,也可能滋生万千腐朽 |||
富润屋,德润身。
《史记货值列传》很精辟地指出了富裕对于丰盈生命和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纵观历史,不说远的,就近代的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钱钟书、钱学森等名人都是出身富贵。正因为家庭富裕,所以才具备培养后代出人头地的雄厚物质基础。这是一条不得不承认的铁律。
另一方面,富得流油,最终导致子孙后代腐朽没落的也多如牛毛。
不少富二代,从记事开始父辈们已经打下一片天地,创造了一定的家业,所以他们没有父辈们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更谈不上脚踏实地地如何开创一片事业天地。他们对于钱的来之不易表现出不屑一顾态度,整天想着如何享受所谓的“写意”的人生,追求享乐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功课。
许多家庭把子女送到海外最好的学校,以期待能受到西方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但是所失望的是,这些富二代在海外根本没有把学业当作自己主要追求。整天沉眠于吃喝玩乐,开着大奔或分光十足的越野跑车到处兜风、旷课、逃学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万千腐朽由此生。
||| 2.穷,可以逼良为娼,也可以催生巨子 |||
古时候,齐国有一个家里并不富裕,他为了在妻子面前显示自己交往有名流,吃喝有鱼肉,每天回来都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后来他的妻子暗中跟踪他,才发现他是去墓地偷吃那些贡品来维持表面光鲜的。
往近了说,当今社会有不少”性工作者“,不被人理解,饱受鄙视与欺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生活所迫。
穷,的确可以逼良为娼,也可以催生一个个名人、巨子。
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印雪的车胤,头悬梁最刺骨的苏秦,都是出身寒门,最终靠自己的努力走上了飞黄腾达的畅途。
哈佛男孩何江,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别再老说寒门难出贵子,努力,再努力,再努力!
家在湖南农村的他,在波士顿名流注视下,从老妈“火烧胳膊解蜘蛛毒”的故事,娓娓道来,引申到未来的生物科技新课题,充满睿智。而当天和他同台致辞的,是斯皮尔伯格。这个最贫穷的哈佛男孩今年才28。
||| 3.无论潮涨潮落,沉没还是勇进,取决于你的姿态 |||
同样是长在沃土里,落花生低调从容,在地下结出丰硕果实;而草莓,却将每一颗绚丽和甜美都在枝头展露无遗。
同样是翱翔在天空,大鹏扶摇直上,志在云天;而燕雀,只在低空徘徊,依恋巢穴。
社会分层了?!我们将何去何从?要急急如逃生之徒,匆匆做各项准备吗?
在人生的旅途上,与其让潮流逼着我们疲于应付,倒不如做一枚从容的“弄潮儿“。是沉没,还是勇进,取决于你的姿态。
选择激流勇进,即使你处在下游那又何妨?鼓起风帆,使出你的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