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失败的三十年踩过的那些坑

1.学而优未必仕

小时候,听到最多的鼓励恐怕就是,好好学习,以后可以坐办公室。呃,现在我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但是我没觉得这样日复一日的办公室工作比父辈们在工厂挥汗如雨劳动的场景傲娇多少。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职场“35岁现象”:是时候说出真相了》,顿时觉得我就是那个失败的35岁。没有始终如一的在一个专业技能上持续工作和前进。荒废了十几年的职业生涯。

而,我的工作,在同学朋友,亲戚家人看来,是如此稳定无忧。

但,我知道,我不喜欢。

可,我很难有力气和胆量跳出舒适圈。

更,别提学而优则仕

虽然,我曾经一路读的都是重点,成绩始终傲娇。

2.升学路线扼杀兴趣

为什么学而优未必仕?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现状如此不满?为什么我如今都无法说出,到底什么事情值得我热爱终身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因为当我幼小的时候,有本能选择,却没能力选择的时候。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被告知,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然后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我如愿进了好大学,却不知道然后要怎样?

然后,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然后生个孩子,让她好好学习。

这跟我们一路嘲笑的放羊娃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人家放的是羊,我们放的是内心的迷茫。

因为无从选择,所以选择和热爱的能力便在人生早期进行了退化。

是啊,你可以说,你是个独立的人,你有选择的权利啊!

可是,貌似可以选择的真的很少,悲催的是我未能在大学期间,人生第一个自由阶段发现并执着于“兴趣”,对不起,我已经学会在世俗的价值观中去评论兴趣的价值。

我不可能像达尔文一样执着于进化论,不可能像牛顿一样执着于地心引力,不可能像梵高一样执着于别人看不懂的画作。

我那么在意别人怎么看我,那么在意我明天还吃不吃得上饭。

热爱无能,如我。

3.没有“热爱”推动不足以成为人生

随着互联网热兴起,90后创业者动辄估值千万美金,已不是新闻。

近距离的接触过一名90后创业者。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倒更像在车库里创建了苹果的乔布斯。大学期间着迷于计算机,曾经自己创办了一个视频课程资源分享网站,后在大学毕业前加入梦工厂投资的一个教育网站。

在他并不长的职业生涯中,处处闪现着兴趣和热爱在人性中迸发的光辉。这件事儿喜欢做,愿意做,不做就不行,是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的共同特点。在他们获得风险投资之前,这件事儿值多少钱,大概都是没什么概念的。但绝对百分百确定的就是他们喜欢,热爱。

名,利,大多是在热爱并付出后随之而来的。

在找寻名利之前,最该找到的是:热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精传奇》 (电影剧本) 2016-7-8 《精精传奇》 原创:电影剧本 作者:隐农 人物列表: 吴优优、爸爸吴...
    静闻鱼读月槐花语阅读 6,967评论 1 10
  • 白昼拖着疲惫离开, 月亮悄悄地爬上来, 大地披上银色的装。 云儿飘忽随风婀娜, 时而明亮时而暗淡, 月碰云儿美妙时...
    诗无名阅读 1,157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