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像有一个小学生,他个子不高,很瘦小。于是妈妈为了让他长高,每天蒸一只鸡,每天必须要吃完。不想吃也得吃,强迫他必须吃。如果不吃就唠叨就骂,你不吃不吃怎么才能长高呢,到最后他一看到鸡肉就吐。就算是吐了,妈妈还抢不到吃。我这么辛辛苦苦的从外面买回来,你不吃这样浪费你对得起我吗,于是出现啥画面啊,妈妈买回来的鸡肉女儿含着眼泪也要把它吃完。
由这位妈妈每天给孩子吃鸡肉,想到课堂。老师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每天给孩子准备鸡肉,让孩子吃,孩子吃多了,吃到吐,老师也还在每天给孩子鸡肉吃?课堂上的知识,老师认为很重要,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下去,有的孩子吃下去了,而有的孩子可能就是不想吃,这样也就出现了逆反的学生。
怎么避免这样的事情在课堂上发生呢?
1.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鸡肉好吃,但也不能光让孩子吃鸡肉,只吃一种鸡肉孩子会很快就会感到乏味。给孩子准备丰富多彩的知识,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喜欢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堂有趣,就是使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所乐于参与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改变教学的知识,让知识更多地溶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课堂的趣味,使课堂有趣。
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你让孩子每天吃鸡肉的时候,吃鸡肉就成了孩子的负担,他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想吃鸡肉。但当吃鸡肉成为孩子的一个追求,一个日思梦想的一道美食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把吃鸡肉当做一个负担了。课堂上也是如此,把知识的学习当成学生的追求,老师上课也会得心应手。如果知识都是老师硬派给孩子的时候,可能就有部分孩子不愿意学习,或者应付学习。
3.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每一个人遇到问题时,都有解决问题的好胜心,当问题通过努力解决了以后,人会产生成功感,也会体会自己的价值。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把知识溶于问题解决中去,有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是有效得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吃鸡肉也是同理。
不管是吃鸡肉还是知识的学习,做为一名家长或一名老师,都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一味的唠叨,一味的高压,只会使自己更累,而学生却不想你的好,不承你的恩。
鸡肉好吃,也得调剂着吃;知识要学,也得有趣地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