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年末笔谈是在五年前,在波兰姐姐家开始的。印象里,那一天我早起以后一个人坐在客厅的书桌上码字,欧洲的天亮得很晚,暖气很足,我一直在温暖有点昏暗的环境里,听着音乐,整理自己想要写的东西。那一刻,陌生的环境给了我远离自己生活的清醒感觉,加上那一趟旅行是和闺蜜一同出行,想为自己迷茫的状态找些出路。
那一次的出行对我的改变很大,当初设想的许多愿望并没有实现,有些甚至完全做了调整,但那个开始却是我至今都感谢自己的。也因此,我很看重利用环境来改善自己的状态。
在写作的引导中,我提到了生活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常在的环境和偶尔经历的环境、想要去改变和想要保持的环境,等等,加上最近几个月一直在了解团队治疗的相关,更加坚定了我要去分享环境调整的益处。
不跑题,还是谢谢自己2020年里的环境。
环境的保持
今年在贵阳家里、江西老家和铜仁家里分别住了一段时间。疫情的原因,从过年在江西老家,一直到3月才离开。因为家里是传统的装修,没有很好的学习的环境,我就和老爸一起把书房留着的客人用的床搬走了,整了两张桌子,和一组简易的衣柜,铺上了地毯,那里就成了我和她她呆的最多的地方。她她常常在外面玩的时候,摘上一把野花野草,插在瓶子里,看着让人舒服。我们也一起负责打扫整理,保持干净的状态。
在铜仁的家里住了一个月,除了一样保持干净整洁和专用的书房外,因为孩子很久没有社交了,我拜托一位开杂货铺的朋友带着她她每天做一小时的手工。离家很近,她她每天完成作业就可以自己步行去到那里,直到现在她还一直念念不忘那段经历。
环境的调整
贵阳的家里最的环境调整就是把最大的主卧让给了她她。爸爸有专门的书房,我的日常基本在客厅的大书桌完成,因为卧室的大小对我来说没太大的影响。但是孩子不一样了,大一些的环境会让她心胸开阔,并且她一直很喜欢主卧的飘窗,于是和爸爸商量干脆直接给她了。在主卧给她布置了一个工作台,放她的手工和私人物品,飘窗还可以看书,这样她她的私人空间相对比较完整了。我和爸爸的放松空间在阳台,放了一张1.2米的小沙发;公共区域的放松空间是两张懒人沙发,用下来大家都觉得很舒服。
在环境调整上,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在9月开始的时候“抱团养娃”的开始。我的身边有一位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她她身边有了两位。不同的在于我们大人是主动选择,彼此相对也比较熟悉,但是孩子之间其实不是非常熟悉的。这小半年时间里,有了陪伴的温暖,也有了许多环境改变带来的挑战。我和她她的家庭时间少了,我和她她在有外人的情况下社交姿态都不一样了,我们五个人一直在做反思和调整,总的宗旨就是用好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去利用好。
适应环境的方法
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今年我们还是见缝插针地出去转悠了几次。这里想说辛苦我们的老唐了,今年真是一步都没出去过,在贵阳为了剧本一直忙碌着。新年就要上映了,等任务结束好好去玩吧。
我和她她有过几次旅行:
五一去了兴义万峰林,和闺蜜三家人在景区放了几天;
暑假和爸妈自驾回家,在湖南湘潭逗留了两天;再去了上海小住,西宁去看了青海湖;
秋天的时候去了贵州的银杏古村;
旅途是我们的必修,但我也坚定习惯尽量不因为旅途被打破。所以,旅途中,我自己会带着需要看的书和办公的工具,电脑、话筒、彩笔、书籍等等,她她会带着单词卡片、电脑和书,即便出门在外,我们也会在出门之前或者安排好学习的时间,保持习惯适应环境。
创造环境的方法
我们家有每年单独旅行的传统。今年因为疫情和工作,我和老唐都没有实现,她她因为学校组织游学有了一次单独旅行的机会,可以看得出来她的生活习惯养成得不错,自己的行李收拾得很好,很少有遗忘的物件,保持干净整洁勤换衣。
在创造环境方面,我主要用它来解决一些冲突矛盾。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一次和她她吵架以后,放学后我邀请她去KFC坐一坐,请她吃了个冰激凌,再聊起我们的矛盾和我的感受,那一次的沟通很管用。
后来,我在家里设计了一个留言角落,因为孩子在家时间少,有时候想说话的时候她不在家,我就写纸条,留在她的口袋里,她回阿里以后回复我。
用好环境,让好的环境保持下去,去创造和改造环境来保持自己的习惯和状态,这一年我觉得总体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