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第一章:南宋始末之新政权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北宋亡了,南宋也在刀光血影中开始了。
易中天:南宋之前还有一个伪政权——楚。伪政权是金人扶植的。原因,大约是这些飞扬跋扈的胜利者也很清楚,自己其实统治不了中原地区,尽管大宋已经被他们打得半身不遂。金的将领也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镇守占领区,因为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实在无法忍受这里的湿热。扶植傀儡政权,无疑是最佳选择。选择张邦昌做伪皇帝,却可能是阴差阳错。
艺凡:为啥是阴差阳错呢?
易中天:张邦昌,原本是跟后来成为南宋开国皇帝的赵构一起在敌营做人质的。徽宗和钦宗被占领军废黜以后,开封城内的大宋官员接到指令,要求他们选择一个新皇帝,但不能是赵家人。正好这时京师哄传金人意在张邦昌,这帮家伙便把他的名字报了上去。
艺凡:就这么巧合。
易中天:大臣几乎都同意,只有两个人不同意,认为还要姓赵的人当。
艺凡:这两个人是谁?
易中天:一个是马伸,另一个人是秦桧。
艺凡:那张邦昌呢?
易中天:他也不想当。但没办法,金人说你不当,先杀文武大臣,后杀全城百姓!
艺凡:那也只能当了。
易中天:三月初七,金人册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张邦昌则立即将自己定位为维持会长。他不称朕,不御正殿,不接受群臣朝贺,不立年号,也不坐北朝南。就连那皇袍,只要金人不在场,也坚决不穿。任命官员,则统统宣布为代理。结果四月初九,也就是金人退兵第九天,他就退位了。把玉玺传给了赵构。
艺凡:这就是天不灭宋了。
易中天:赵构,原本在金营做人质。只因为武艺高强被认为是冒牌货,被遣送回朝。之后,又被钦宗派往外地,官拜兵马大元帅。结果,同为人质的张邦昌和赵构,便一个成为瓮中之鳖,另一个成为漏网之鱼,还鲤鱼跳了龙门。
艺凡:造化弄人。
易中天: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大宋的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时年二十一岁,是为宋高宗。此刻的赵构,最着急的还是站稳脚跟。所以,他在登基当天就改元建炎,意思是:建隆再造,以火克金。
艺凡:这个口号好。
易中天:南宋,就这样匆匆拉开帷幕。首都暂定在杭州。只不过,他继承的不是王朝,只是王朝的名字。他要建设和振兴的,则是自己的江山。
艺凡:不打算回开封了?
易中天:不打算了。定都杭州以后南宋稳定了下来。事实上,杭州也确实是好地方。对高宗来说,杭州的第一优点是安全。这座城市地处江河湖泊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带,也是浙东和京杭两大运河的终点站,交通便捷物流通畅,有利于商贸民生,不利于骑兵驰骋,岂非偏安守成的风水宝地?所以,尽管南宋朝廷对定都问题曾经争论不休,但最后那些异议都烟消云散。直到德祐二年(1276)杭州被蒙古人占领,这里都一直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宋高宗甚至在他五十六岁那年就交出皇位,自己躲到一边安享晚年。
艺凡:这么说,宋金双方和平共处了?
易中天:是。但付出了沉重代价。且听下回分解,风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