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回顾了《武志红的心理学》的第六大主题:“身体”。遵循着“要写对别人有用的文章”,希望你看完以下内容,心里能够说一句“还好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当然如果觉得浪费您时间了,尽情评论攻击,我会感激你让我知道我的不足之处。
一、身体和心灵,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心理学有个术语“躯体化”,《武》是这么定义的,你的某种情绪,不能再情绪层面去表达,就通过身体来表达。当一个人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死能量(可以理解为负能量、负面情绪等),这些死能量无法转化为生能量(没有人看见、安慰、理解等),死能量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最终导致身体问题。
身与心的呼应,这一点在现代医学上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很多疾病被称为“身心疾病”。比如当人长时间的感觉不到人际关系中的温暖时间,会发现外部世界好像是变冷的,身体也会变得怕冷;经常上火、牙龈疼痛、嗓子疼、长痘痘......等各种上火,可能是这个人太容易愤怒了,或者愤怒不容易平息;长期焦虑,会导致皮肤出现各种问题......等
当发现身体问题是躯体化引起的时候,可以发自肺腑的对自己的身体许个愿:谢谢你一直以来帮助我,替我承担情绪上的痛苦,当我过去力量不够时,这样做是明智的。但现在我有力量了,我发誓,不管情绪上的挑战有多大,不管是多么焦虑、愤怒、痛苦,我会想办法在外部关系中表达,我不会再让身体承受这份痛苦了。
二、做到身心合一
这也是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彻底否认人欲,也就是彻底否认身体,没有身体做支持,所谓的天理,就变得越来越虚幻。可以这么理解,你活在这个世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用担心会伤害到别人,只要你心中没有敌意。
婴儿,天然是身与心联合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我们应该从下尊重孩子感受,比如他不爱吃的菜别强迫吃,不想穿的衣服别强迫穿,不想打招呼的别强迫穿。。。信任孩子,孩子的生活由孩子做主,否则等他们长大又要费力重构身心链接。不用担心,会铸就成一个“熊孩子”,需要相信人性自身的力量,每个人自己回去点燃它。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鼓励、允许孩子做自己,不是插手替孩子解决问题。
三、如何化解痛苦?
如何化解痛苦,《武》的方法是让痛苦流动,不管多么可怕的体验,如果你能承受得住,让它流动,那么一般情况下会化身为美妙的体验。痛苦是不被我们接受的体验,我们的思维(理性层面)的重要作用就是对抗身体的痛苦,当身体的痛苦被我们接纳,思维上的对抗就会减轻,因此思维的活动就减弱了。为便于理解,拜一下007er--青岛罗刚,引用一下罗刚大神在评论区的一首诗:
痛苦原物恶意,何不请他进来,和它好好聊聊,问问他的意图。
原来它是信使,专程前来报信,任务一定完成,即可回去复命。
如果不敢面对,否认无视拒绝,它就徘徊游走,始终不肯离开。
以上即是今天对《身体》的回顾,《武》一直跟到现在,我发现基本上专栏里提及的心理问题都要追溯到孩童时期面对的某种遭遇,强烈强烈强烈建议所有为人父母都订阅一下得到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