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丨战略思维与个人定位

公司的发展一定会谈战略问题,对应到个人,一般我们会说定位。

对于一个公司,战略制定出错,再好的战术打法都可能把公司带到死胡同。

万维钢老师在解读书籍《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时,总结了战略思维的一些重点:

1、战略是你决定做什么,本质是取舍。毕竟“战略”这个词里面有一个“略”字。

2、战略、战术、攻略之间的关系:

战略决定方向;

战术是方向确定之后琢磨怎么做;

攻略是照着前人的经验照做。

3、战略思维首先需要往外看。

换句话说,在制定战略时,你不能只看本公司内部的历史与现状,而要看跟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你所处的相对位置。甚至你还要跳出行业本身,看这个行业处于上升期还是下降期。

4、收获与付出是不对等的。

做什么,比怎么做,或者比是否努力做,要重要得多。

5、战略意识是时刻都得想我是否该调整方向了。

6、好战略得走极端,要有大动作。

一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通常你不能做到领先,就得等死。

7、确定了战略,就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本质上是在砍掉不够重要的部分后,几乎ALL IN所有资源在选择的方向上做集中突破。

个人定位不同于公司战略,但是,应该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1、定位决定了你选择的位置,那是个相对稳定的位置,这样外界的人才能持续地看到你。而因为他们能持续地看到你,你才有机会提供你的产品与服务。

2、所以,定位先于目标。

定位如果错了,你实现的所谓目标,有可能只是你自顾自玩的一个游戏。

3、定位时,需要我们往外看。

你得看你选择的位置,那里有没有人已经占据?那里挤不挤?你有没有能力可以把他们挤下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定位涉及到跟别人的对比,涉及到竞争,它需要你去评估自己的相对优势。你自己觉得自己有多强没有意义,你要看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强。

4、定位要往外看的另一个意思是:你要看你选择的领域是不是匹配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例如,多年前,你觉得腾讯给你开的工资太低,且人家是创业公司。然后你选择了去更为稳定、工资更高的银行工作。那么,多年之后,你可能会很懊悔。

5、一旦定位出错了,极有可能在你能力很强且你足够拼命的情况下,也还是会混的不够好。

6、定位需要你敢于舍弃,你把多个技能打造成分别50、60分,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很有用(当然,如果你能把这些技能融合成你独有的优势,又适应市场需求,那另当别论)。与其这样,可能不如把其中一个技能打造成90分。

例如,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拼命让其上各种不同的班。本质的错误就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战略思维,不清楚要给孩子定位。当然,另外的理由是:他们确实不知道要给孩子怎么定位,因此只能靠上各种不同的班来辅助确定。

7、个人定位说起来是上面这些东西,但是做起来很不容易的原因是:

它需要你评估自身的能力、已有的资源,又要去评估你跟竞争对手之间的强弱,还要去看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一个怎样的趋势。

一般等我们评估完了,可能黄花菜都凉了。而且,你的评估还可能是错的。

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另一句挺火的话:宁要三流战略一流执行,也不要一流战略三流执行。

这句话对吗?

个人定位显然没那么简单,明天继续。

(122/100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