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年下半年,悠悠学会说话之后,突然变得有点“自私”。凡是她的东西,如果有人碰到的话,她就会马上抢过来抱在怀里,像个小刺猬一样冲别人喊:“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平时都是自己家人还好,如果有客人在的话,就非常地尴尬。她奶奶因此经常说她:“你太自私了!”“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每每这个时候,小悠悠就会一脸倔强加迷茫无措的表情。现在想来,都替小宝贝心痛。
孩子是真的自私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两岁以前的孩子,他们信奉的准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世界的一切都是因为我而存在,而“分享”是跟他们所信奉的准则是相悖的,就算我们用再多的说教能让他们明白分享是怎么回事,他们也不会认同,更不愿意实施。就像清真的信徒,不愿意吃猪一样。
所以,我们能因此而责备孩子自私吗?当然不能!
但很多人也许就会问,“那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这样自私下去,自私一辈子吧?”当然不会!
孩子在两岁半以后,就慢慢意识到世界并非围着自己转的,自然会从自我为中心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再开始教孩子学习“分享”是最合适的。而在这之前的说教都是无效的,轻易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更是有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预言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会朝着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产生身份认同,最终变成别人眼中的样子。如果我们一直指责孩子自私,孩子就会在心里觉得自己真的是自私,进而做出与“自私”相匹配的行为。所以说,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不然,就真的会如你所愿,收获一个自私的孩子!
同理,也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懒惰”、“暴力”、“笨蛋”等等不好的标签,除非你真的希望孩子朝这些方面发展。孩子需要的是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认可,这样才能培养出思想健康、聪明快乐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