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绿的国君 ——鲁桓公

刺杀了鲁隐公之后,鲁桓公正式即位。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最终的结局也是死于非命,死时,年仅35岁。

一、他的功绩

如果说鲁隐公时期的鲁国的政治倾向是联合。

那么鲁桓公时期,鲁国的政治就从联合走向了在联合中斗争,在斗争中联合,初步展现了鲁国称霸的野心。

但遗憾的是,这是鲁国第一次尝试争霸,也是最后一次。

鲁桓公即位起,野心勃勃,在位18年间会诸侯23次,结盟9次。

政治上,通过限制齐国灭纪国、邾国来制衡齐国。防止齐国成为山东第一大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鲁桓公即位的第一年,与当时政治上最强势的郑国会盟。第二年,和戎人会盟。纪国也很懂,从鲁桓公六年开始,频繁跑到鲁国抱大腿。鲁桓公六年,纪国跑来求助,说齐国要打他。同年,北戎伐齐——对,就是鲁桓公二年的时候会盟过那个北戎。这一仗打得很猛,齐国自己没扛住,跑去郑国求助。这是硬钉子。

同时,在鲁国的牵线之下,鲁桓公八年,纪国的公主嫁到了周王室做王后。王室虽然衰微,但是车虎皮扛大旗还是可以的。打周王的岳父说出去还是不太礼貌。这是软钉子。

齐国很不满意,磨刀霍霍向鲁国。鲁桓公十年冬天,齐国带着郑国、卫国三国一起来攻伐鲁国。鲁国以一敌三,不落下风。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国威。周边国家表示服气,

鲁桓公十一年宋庄公、陈厉公、蔡桓侯之弟蔡叔跑来和鲁国会盟。

鲁桓公十一年之后,他开始调解别国之间的纷争,初步具备了一个霸主应有的国际地位,如果形势这么发展下去,鲁桓公很可能是新一代霸主。

但是很不幸,他被杀了,被自己的大舅子。

二、他的婚姻


鲁桓公的婚姻某种意义上说,是两个声名狼藉人的相互凑合。豁牙子吃肥肉 ——— 谁也别说谁了。

鲁桓公的问题是,他杀了他哥,国际上风评很好的鲁隐公。

齐国公主文姜的问题是,她爱上了她哥,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后来的齐襄公。

其实一开始齐僖公是想把女儿嫁到当时非常强大的郑国去的,但是郑国的世子忽拒绝接盘,连续被齐国提了几次亲后,气急了,还发明了一个四字成语——齐大非偶。

他们婚后的生活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大概也算得上琴瑟和鸣。鲁桓公六年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公子同出生了。

三、他的死亡

他的死亡和他的婚姻是紧密相连的。

《左传·桓公十八年》载:鲁桓公带着文姜到齐国,拜访齐襄公——文姜曾经的情人。齐侯通焉——他们再次私通。然后,齐襄公派出公子彭生杀死了鲁桓公。

当年的热搜就是,文姜伙同情夫(情夫还是亲哥哥),谋杀亲夫。乱伦、禁忌、命案。

这件事其实有两个奇怪的地方。

一是鲁桓公去齐国为什么要带着文姜,古代女子出嫁就不会轻易回母家。特别是这个时候,她的父亲已经去世,和哥哥关系暧昧。

二是夫妻二人是春天出发的,而鲁桓公是死在夏天。考虑到齐国和鲁国一贯不太和睦的外交关系,盘桓几个月是为什么?

答案已经随着鲁桓公的死亡淹没在历史的黄沙中了,只留下一个暧昧且香艳的故事。

后记:

《东周列国志》里将鲁桓公的被杀导向文姜和齐襄公的暧昧故事。但是齐襄公不是只杀了一个国君的男人,同年,他还杀死了郑国的国君。鲁郑两国顿时不及考虑保存纪国。形势急转直下,纪国最终被并入齐国,齐国成为东方第一大国。鲁国的综合实力从第一梯队滑入了第二梯队,此后再没有力量和齐国抗衡。

鲁桓公杀死鲁隐公的时候,一定没有想过自己是以一种如此荒诞可笑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忘记了他曾经的雄心壮志,只记得一个被戴了绿帽子然后被杀死的,可悲、可笑的男人。

而他的儿子鲁庄公呢?一个优秀的父亲、一个强势的母亲,一个平庸的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