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361-380页
今天读书主要了解了后向连锁反应在学校方面的正用,影响后向连锁反应效果的因素及行为改变技术在家庭及学校方面的错误使用。
一学校方面的正用:
应用在到校上学:对拒学症儿童的辅导
应用在美劳教学:对美劳学习过程中的繁琐进行特殊化的训练。
应用在课外活动:仪器的正确操作上可采用。
应用在课业学习:学生的补救教学
二影响后向连锁反应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即确定最后步骤的构成因素;步骤熟练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骤;每次要重复以前教过的构成因素;长的连锁反应,要增加补充增强物。
三在应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有关方法,若有不慎时,往往会无意间建立了错误、不当的反应,而养成儿童的偏差行为。后向连锁反应也同样会发生这种现象,其主要关键通常在于:一个受增强的适当反应之后,立刻发生一个不适当的反应。因此,两个反应在一起被增强;另一种是运用其他的行为改变程序引起意外的不当反应。
一、家庭方面
1、应用在饮食习惯:应用后向连锁反应改善不吃肉习惯,却造成小胖子的后果。
2、应用在穿鞋训练:采用后向连锁反应训练幼儿穿鞋,结果功亏一篑。
3、应用在洗澡训练:应用在后向连锁反应教导洗澡行为,却意外造成恐惧心理。
4、应用在家事学习:应用后向连锁反应于家事学习,结果却帮了倒忙。
5、应用在休闲活动:应用后向连锁反应教会小孩技艺,却弄脏环境卫生。
二、学校方面
1、应用在查字典上:有效应用后向连锁反应于查字典上,却养成不良的学习态度。
2、应用在自然科目:后向连锁反应应用在自然科实验效果显著,但却养成少数儿童偷懒行为。
3、应用在英文学习:后向连锁反应某些具次序特质学习,结果反而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