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之后,作家满脸不屑地对厨师说:“哼,你又没搞过写作这档子事儿,有什么资格对我的书指手画脚?”

厨师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你这是什么歪理!照你这么说,我这辈子都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清楚地知道炒鸡蛋好不好吃。你说,母鸡倒是能下蛋,可它能知道炒鸡蛋啥味儿吗?它能分辨出这道菜是咸了还是淡了,火候是大了还是小了吗?”

是啊,很多时候,发言权并不一定是由亲身参与来决定的。就像这位厨师,他虽然没有创作过书籍,但他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敏锐的感知能力。他在烹饪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品味、如何评价,这种能力迁移到对书籍的理解上,也是有价值的。

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有亲自做过某件事,才有资格评论它。在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这些经历赋予我们不同的视角和洞察力。比如,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可能没学过绘画,但他能感受到一幅画作中色彩搭配所传达出的情感韵律,就像他能从音符中捕捉到情感一样。又比如,一位常年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没在舞台上表演过,但他能体会到一首描写丰收的歌曲里蕴含的喜悦与艰辛。这种触类旁通的洞察和敏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都有说话的权利,都能给出独特而有价值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