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旧物,找到一把旧吉他。
外面的套子倒是堆满了灰,打开来里面还算得上崭新。
毕竟拢共都没用过几回。
那还是初升高的一个暑假,迷country迷得不行,听着温柔的吉他拨弦声,脑子里已经在幻想自己抱着吉他熟练弹唱的场景了,于是就去找了个老师教。
老师上课不便宜,上了几节课我就没继续了。后来也买了书,什么《吉他xx日通》之类的,想也知道没有成功,于是这把吉他就这样放角落放了十来年。
把它擦了擦干净,还是好好的一把琴,我就寻思着要不自己再学学?于是搜了搜,这类型的教程铺天盖地。
时代确实不同了。十几年前你要想学点什么,最普遍的渠道就是在线下找靠谱的老师,哪像现在这样,网上大把大把的教程,手把手带你通关,只要是你肯学。如果觉得免费的太繁杂难以甄别,也有收费的课程,只要你有为知识付费的心。
网络确实改变了太多东西。方便,快捷,不变的是人的惰性。人要真没有坚持的决心,即使把嚼好的东西喂到嘴边,最后也不见得会嚼一下。真能坚持的人,在十几年想学的时候早已经学会了。
所以有些根本的东西网络也没法改变,只不过是让人获得知识的成本减少了。但是真正让知识从外界到脑子吸收理解的过程永远还是要自己走一段路的。
我完全是乐理白痴,小学音乐课没正经上过几节,知道doremifasolaxi顺着念是1234567,拆开来4325671分别是什么就完全不记得了。
就我这种程度,这几天也开始云里雾里补乐理知识,艰难地练习爬格子,痛苦又快乐。
真正开始学了才知道,摸着吉他的我的手,好像不属于自己。平日里这么灵活的手指头摁上了弦,就像得了羊癫疯一样乱舞,完全不听使唤。每天练完后下来指头总是热的,因为摁弦真的好痛啊,耽误摁弦的指甲得剪得短短的,再不能掏耳朵了(倒也没那么惋惜),不过几天的功夫,现在再摸着左手的几根指头,感觉已经没右手的柔软了,然而要离真正长茧不痛的阶段还有不小的距离。
回想起来这样相同的经历还有不少。
围棋算其中一个。当时也是十来岁的年纪,深受某动画作品影响,觉得这样十九纵横间的博弈也太有趣了,于是拿零花钱买了副最便宜的棋子,还是送的那种塑料薄膜棋盘,当然那时候小城镇不太好找教这个的老师,于是又去买了围棋入门之类的书籍,当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啥也没学会搁置了。
接着又过了十来年,那个动画居然改编成真人剧集了,而且还改得真不错。理所当然的,我又上头了。
简直可以说是十几年前的升级复制。买了棋盘棋子书,还开了围棋网站的会员,区别只在于现在我有钱买点好的棋盘了。
可以遇见历史总会是惊人的相似。距离上一次上头一年有余,东西还在,只是又又又堆灰了。
谁知道这次吉他的结局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