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段文字,题目叫“一个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99%的事与自己无关”瞬间回忆爆棚,因为之前我就是典型的多事婆。
也许是职业的关系,超喜欢好为人师,每当朋友遇到问题,我都会掏心掏肺不遗余力指点江山。有朋友在相亲的路人屡战屡败,次数多了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可怜兮兮地央求我陪她相亲,把把关。出于好奇和极大的优越感我欣然前往,乐此不疲地跟着她相了三次亲,都是无功而返。我觉得有必要再了解一下,她认为一言不合没必要再联系。我觉得外貌不是问题,她觉得绝不能容忍。还有一位朋友不会做饭,我喋喋不休劝她赶紧学会做饭,这是女人的基本功哪,谁料对方完全不接纳我的观点,谈话屡屡不欢而散,我这一腔热情没个结果还挺郁闷。还有位朋友与男朋友拍拖数年没个结果,在我看来此人非常不靠谱,缺少诚意,苦口婆心劝她当机立断另觅佳人。谁料朋友陷入温柔之乡不能自拔,明知火坑也要跳,直到现在还藕断丝连,搞得我里外不是了,你说尴尬不。
现在想想,当初真是闲的蛋疼,幼稚的让人心疼,没事干点啥不好,自作主张当雷锋瞎替别人操碎了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经验,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个决定都是她生活阅历的烙印,至少是当下她认为最正确的。旁人横加干涉简直就是鸡同鸭讲,属于一级脑残。
一个有趣的例子,小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个善举,事实呢,鱼在空中也命都没有,谈何享受。
受经历阅历各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成熟程度大相径庭,有人成熟度值60分,有人成熟度值80分。试想一下,让一个80分的人劝一个 60分的人,八成难成功,80分的人分析的天花乱坠也未必能打动对方的心,高度不一致。同样,一个 60分的人去安慰一个80分的人,巨大的局限性注定不会有结果。两个成熟度相仿的人同样人心隔肚皮,很难想到一块。既然这样,过多关注别人的事就显得费力不讨好,既无聊又无趣。
这两年我算学精明了,严格把控与朋友及亲人间的距离。貌似冷酷,实则更融洽。连老公和儿子我都懒得指手划脚了,需要互动就力所能及,啰啰嗦嗦当事妈,那不是我了。朋友遇到问题,她不说我绝对不会问,即使对方提起,也是轻描淡写三言两语说说重点,再也不会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人家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为什么不这样?
人在江湖飘,最难处理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妈妈跟我聊天说,在单位少说话多做事,人多嘴杂。对啊,埋头做自己的事,不论他人是非才是智者。
一次听讲座,台上老师说在他上中学时,一次朋友相约去打架,他心里犯怵但迫于朋友的压力,有点纠结,于是问他父亲怎么办。父亲想了想告诉他,我帮你分析一下你再做决定吧。如果你去打架结果有三个,一是被直接打死,到时我和你妈妈会再生一个。二是被打残废,终生残疾,你自己受苦。三是毫发无伤,顺利回来。考虑一下希望你慎重!这个少年认真思考了一夜,第二天直接回决朋友。好欣赏这位智慧的父亲,他没有一针见血地指责孩子,只是把利害明明白白摆在那里,让他作出决断,促使他更深层次地去思考,去成长。
人生苦短,时间和精力太有限了,转眼半辈子都活过来了,再不抓紧时间规划自己的生活,后悔都来不及。窃以为,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喜欢的事情上才是最划算的,亲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