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前演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力途径。她如随风入夜的春雨,在语文课堂上润物无声。
本学期语文组也开展了一项新工作---课前三分钟演讲。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层递式开展课堂演讲:
1.演讲时间3分钟,每天一人。
2.规定话题,进行演讲。(九月份《我推荐的一本好书》十月份《爱国小故事》)
3.演讲者推荐的美文可以提前准备,内容丰富具体。
4.提醒演讲者的仪态,音量,内容等方面。
5.演讲完毕后,教师会给演讲者进行正向评价,以及下次注意事项。
6.其他同学可以记笔记,借鉴学习。
7.选择有感情,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美文。
二.工作开展
首先,我先在班级群里发了本周演讲名单接龙,家长们都积极的替孩子报名。
每一个孩子演讲完,我都会把演讲视频私信给家长,并且给家长描述孩子演讲时
的状态,让家长也能看到孩子的进步。后来为了方便孩子提前准备,我便把整个
学期的三分钟演讲名单都排了出来,将善于表达的孩子和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错落
排序,这样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可以向前一位孩子学习。
每一次孩子的演讲,我会记录下每一位孩子演讲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同时也会像其他老师一样发到语文组的群里,这样各个年级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除此之外,也会在班级群里分享及转述孩子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点滴进步家长看得见。每一周结束后,我也会在周五分享本周的演讲总结,除了老师也希望家长们能够鼓励孩子,正向引导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三.学生及家长反馈
自从开展了三分钟演讲,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有让我帮他选书的,有记笔记的,有在演讲前熟读内容的,生怕自己发挥不好,影响了自己演讲的效果。我每次都能看到领导和负责老师辛苦的巡班记录,正是因为每一位老师的重视和肯定,学生们才如此重视,孩子们重视了,家长们更重视。在我们班不止一位家长帮助孩子写稿子,希望孩子达到脱稿演讲,也有家长给我发邮箱,希望能把视频永久保存,很多家长和我私信说很支持三分钟演讲,希望学校和教学组多开展类似活动,家长说看到孩子的胆量变大了,更自信了,让孩子跟着老师,把孩子交给学校比任何语言培训机构更放心!这是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呢!
四.意义
1、课前三分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全班同学机会均等,人人有机会
2、课前三分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体会朗读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演讲内容每月一换,可以说新闻,谈趣事,读佳作,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这些活动,学生很乐于参与,达到了让学生从“敢于读”到“乐于读”,最后“精于读”的效果。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3、课前三分钟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课前三分钟的活动,有利于“唤醒、激励、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达到锻炼胆量,增长知识,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这一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扩大阅读面,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提高。
4.密切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学科沟通。
家校共育,从一个小的话题为切入点,点到线,线到面,家长越沟通越了解学科,越了解孩子,尤其是孩子的进步,家长就越信任老师,更方便学科开展,家长也能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中去,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以后在语文学科活动中会有很多像课前三分钟演讲这种第一次的活动,用杜主任的话就是我们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困难中,进步中成长起来的!刘校助说:“一儿童,一世界!“让我们一起用心做,在各位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仁老师的帮助下,让孩子们在自己班的一亩方塘中溅起一朵朵水花,让校风影响家风,让每一位孩子由沉默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