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章节,我首先学到了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弘丹老师听完一本书后,也会写行动清单。弘丹老师不止听书,还写听书稿。所以她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为我们总结了听书稿的写作方法。
听书稿需要跟平台的编辑对接。根据平台给的书单来写。在正式写听书稿以前,要跟编辑确定好思维导图和三个核心知识点,然后才写全稿。写好的全搞也需要根据编辑的建议和要求来修改。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六个步骤,来写听书稿。
第一步,固定语开篇,一句话概括全书。每个平台会有他固定的开篇语,所以先写这句开篇语然后要用一句话概括书籍的核心内容。提取核心内容、可以从这本书的使命,以及解决读者痛点的角度出发。也可以根据提炼的三个核心要点来概括。
第二步,引题和破题,吸引听众的兴趣。引题和破题要快,不要过于冗长。开头一两句话要特别吸引人,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第三步,作者概况简介。写作者在这个领域的专业积累,取得了什么成绩,不用写得太长,最多两小段。
第四步,概括全书的三个核心内容。我们可以从封面、封底、腰封等寻找本书的卖点、进行核心知识点的总结。也可以总结提炼这本书的特色,来概括精华内容,还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挖掘,或者合并同类项,进行总结提炼。
第五步,详细介绍书籍的三个核心内容。用论点+论据的方式,解读重点内容。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观点、方法或步骤。这个例子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搜集的素材。
第六步,总结回顾,对三个重点作一个总结。这个总结通常也是固定形式,根据平台用的固定形式填充书籍的相关内容就可以了。
除了讲解讲书稿的写作方法,弘丹老师还讲解了思维导图的撰写方法。这个思维导图是整个听书稿的核心知识点,主要分三级主题:一级主题是书名;二级主题是3-4个核心知识点;三级主题是每个核心知识点下面的子知识点,一般为3个,最多不超过4个。听书稿的思维导图可以根据这几个逻辑结构来绘制:并列结构、黄金圈思维结构、时间顺序等。
学完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尝试去写一篇听书稿了,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