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任素汐饰演的检察官的角色在《无尽的尽头》中凝视那些迷途少年时,她的眼神里既有痛心,也有理解——这种复杂的凝视恰是当代成年人面对青少年成长困境时应有的姿态。这部剧以近乎残酷的写实手法,撕开了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那些被忽视的伤口:家庭暴力下的扭曲人格、校园霸凌中的身份迷失、升学压力下的精神崩溃、情感缺失导致的行为偏差。这些"走错路"的案例并非偶然的个体悲剧,而是我们这个时代集体书写的教育病理报告。当单亲孩子张文轩在同学和混混的欺辱和逼迫跳下楼时,当一群儿童被亲生父母租给不良分子,并在其诱导和虐待下,不良分子利用未成年人钻制度的空子,从此孩子们走上了一条靠偷靠抢的犯罪道路。一群留守孩子没有了家庭教育,在一起靠飙车定输赢,模仿影视剧中的老大争夺地盘,他们不能明辨是非,稍微踏错一步就很可能犯罪。还有,当极度缺乏爱与理解的崔佳怡跟着同样是受害者的敏敏进入培训机构时,她就已经踏入黑暗的深渊,而她还不能辨别危险,不知道迎接自己的将是什么。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虚构的剧情,更是现实社会中无数青少年无声呐喊的艺术再现。很有意思的是,任素汐饰演的林之桃检察官和高伟光饰演的白恩宇未管所管教(之后又调任为一名检察官),两个人的少年时期都曾有过一段阴暗的经历,一个长期生活在父亲家暴的恐惧下,一个因打架造成兄弟意外死亡,也曾一度萎靡不振。他俩淋过雨,在别人撑的伞下获得过救助,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去救赎更多的孩子。也正因为此,两个检察官在办案时能和孩子们感同身受,能帮助孩子打开心扉,尽可能最大程度地给予犯罪者惩罚,我也很开心电视剧的结尾未检组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网络数字检察以及未成年预防犯罪方面,而且最后当屏幕中缓缓呈现出了近些年来的4页工作结果,字体虽小,但是含金量却极大。这仿佛是一束束亮光,照耀着孩子前行的路,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再想想中国14多亿人口,每个孩子从小到大会经历很多很多,这背后难以想象有多少少男少女能迷途知返,或者是幸运得到帮助重新成长在了阳光下?又有多少个未成年人永远生活在阴霾里?
《无尽的尽头》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它揭示了青少年问题行为背后的"合理性"。每个"问题少年"都有其行为逻辑的完整链条——黄家旺的暴力是对长期家庭暴力的模仿与反抗,甄荣迷恋“当大哥”的感觉源于母亲将自我价值完全寄托于成绩的畸形期待以及近乎变态的控制,胡敏敏把女儿脸部涂黑、给女儿剪短发则是出于母亲保护本能的绝望尝试。这些角色提醒我们: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对恶劣环境的"合理"回应。这也给我们在育儿方面带来一些思考:第一,我们追寻笑得出来的教育,要能给孩子多元化的肯定;第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席,亲子关系中,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光;第三,当问题发生时,作为父母应直面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的确,《无尽的尽头》的剧名本身就是一个深刻隐喻——青少年的成长困境看似无尽,但只要有适当的光照进来,尽头就可能成为起点。剧中陈小斌在少管所阳光下的那个微笑暗示了这种可能性:当社会愿意理解而非审判,当教育学会陪伴而非矫正,迷途的少年就能在关系中重获方向。教育的本质不是生产标准化产品,而是守护一个个独特灵魂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后记❀:
看完这部剧,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有遇到过教师带头孤立歧视、同学拉帮结派,甚至是欺凌,也有上下学路上遇到熟人的性骚扰,女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被人伤害的可能性,稍不留神儿,悲剧就有可能发生在那一念之间。
我小时候学校安全教育几乎是缺席的,我很庆幸父母把我教育引导得很好,我很庆幸成为他们的孩子。我得承认自己性格中有懦弱的部分,我也清晰记得那会儿遇到事情尤其是青春期的时候我很冲动、容易犯错,自己被孤立时,他们告诉我最主要的是我无愧于心,遇到欺凌和性骚扰时我的爸爸能及时为我出头把我保护在身后,他们的教育比较含蓄但又直面了问题,经常给我举很多事例,甚至是把一些没有发生的情况全都预设出来并教我如何处理,就是在这种教育氛围下,我性格中诚实、勇毅的那一面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了。
我的爸妈没有读过很多书,但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女生更要多读书,女孩更要自立自强。他们经常说安全很重要,安全包括的方面多,遇到......,你要如何......他们每一次出门上学前的叮咛,每一次放学归来后及时察觉孩子有无异常变化,如果有异常,他们也会及时和我谈心,疏导问题。以至于我在高中、大学阶段,甚至后来我都工作了,爸妈还经常这样做。我感谢我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