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要选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心里挺犹豫的。因为要带我妈去看,我特别害怕这部电影搞得很煽情——从电影题材到海报,你都可以察觉出来,这是一部温情电影,主打感情牌。虽然我希望自己能够被电影感动,但心里很排斥电影刻意地煽情,比如,让主角念一些莫名其妙的台词,让家人之间相互怒吼然后又抱在一起痛哭。
电影开始前15分钟,其实并不好。冲着对吴君如的好感,我忍了下来。特别是在洗衣间的那场戏,把失去行动能力的儿子放在传送带上,然后对着他怒吼:“你走啊,你走啊”,最后奇迹出现,小孩子真的站起来了。我当时看到,心里默默地给电影打分,6.0。
熬过这15分钟,就会发现豁然开朗,电影的节奏变得踏实、轻快,故事也用一种更细腻的方式展开。有几个细节还是挺打动人的:
1. 主人公苏桦伟妈妈决定生二胎,是为了将来能够有人照顾他。这对弟弟很不公平,但也可能是很现实的选择。
2. 电影给了很多个苏妈妈给苏桦伟剪脚指甲的镜头。最开始以为是为了体现妈妈对儿子的爱,后来发现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苏桦伟没有办法给自己剪脚指甲。
3.苏桦伟第一次被带到操场田径赛道,忍不住跟着其他选手一起跑了起来。这个镜头非常感动我,觉得有种使命召唤的感觉,好像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方式。
4. 在苏妈妈和苏桦伟吵架的时候,苏妈妈说,没有人会怪一个残疾人,因为残疾是天生的,但是所有人都会怪残疾人的妈妈。这句话某些层面上就反映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