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颠覆了我以往对幸福理解的观念。“幸福”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就是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心情放松的状态。依着这个解释想想,自己每天一早出门时就想,将工作做完后回家就好了;进家后又觉得忙完家务就好了;可真正把这一切都做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作为盼望最“幸福”的时候,往往也就是看了一会儿书或者看会儿电视,然后就疲惫得不行了,只有休息。每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真正幸福的时刻,真的没感受到。
还记得当初刚成家时想“要是能在某某街附近(市中心位置)有套自己家的房子就好了”,当愿望实现时,有的只是短暂的喜悦和迎来送往的劳累,并没有感到幸福。当物质生活有所改善时,有的是对物质拥有的那种占有欲带来的满足感,以及被亲朋好友那艳羡目光包围的虚荣感,独独缺了幸福感。
那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来做个小测试就了解了。
下面有四种汉堡可以选择:
第一种: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
第二种:口味很差,但富有营养;
第三种:既不好吃,也不健康;
第四种:既好吃有健康。
想都不用想,好多人都会选第四种。可实际生活中,人们生活在第四种的状态下的却是少之又少的。
这四种汉堡对应着我们四种类型的人生。
第一种=及时行乐型:不愿付出努力,逃避痛苦,得过且过。例子(吸毒者、网瘾者、混日子的员工等等。)
第二种=忍辱负重型:不断努力,以为度过眼下的困难就好了;现在的艰难是为了以后的快乐!例子(累到死的企业家;为了事业牺牲家人的人;咬牙坚持的高考生等等。)
第三种=无助型:认为人注定一生痛苦,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幸福的。例子(怨妇;抑郁症患者;不断抱怨的人等等。)
第四种=幸福型:既为未来努力,又懂得享受当下的人。例子(孔子、曼德拉、我们身边积极乐观的普通人。)
还记得《新闻联播》有个专题节目“你幸福吗?”。就是记者随机采访,拿着话筒问每一个被采访者“您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网上总结的神回复有:“我说不幸福你能送我一打帅哥还是三亿美金?要不北上广深大别野各十套也行啊!不能,就是问问?那你管我幸福不幸福呢?”
还有的网友说,“没时间去考虑自己幸福不幸福。”
……
大多被采访者都是从外在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上理解“幸福”这个概念的,都认为是外在决定了幸福不幸福;很少有人认为“幸福”是内在的想法及内心的感受。
在书中说到的这四种类型的人生里面,我们身边有太多第一种(及时行乐)类型的人。比如说孩子吧,一有时间就搂着手机或窜到电脑跟前儿,噼里啪啦地玩儿个没完,哪怕是双眼布满血丝,哪怕是不能按时吃饭!什么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啊,似乎全与他们无关,有的只是眼前的暂时快乐!
还有就是那些喝酒的人,他们不会想后来的呕吐难受,头痛欲裂,血压升高等,更将亲人的担心抛之脑后,只会在当时将酒灌进肚里,在推杯换盏、大呼小叫之间感受那一时的痛快。
大多数人对第一种类型的都很排斥,对第二种(忍辱负重)型的称赞有加。
看看我们身边太多的为了职位、金钱、学历等外在因素,苦大仇深似的皱着眉头,每天辛辛苦苦、绞尽脑汁得忙个不停,认为现在的付出就能换来将来的幸福。其实真的未必。试想当你当上科长的时候是不是又盯上了处长的位子?搬进大房子的时候是不是想着在别墅里生活该多好啊。人的欲念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人们将幸福当成了天上的星星,永远在追求的路上想象着拥有,不能将它真的握在手中。
真正从自己心底感受到幸福的又有几人呢?
小学校门口有位修鞋的老汉,今年都八十多岁了。只要不是恶劣天气他每日准点来准点走,由于他总是将每只坏的鞋子修的近乎完美,最后还打上鞋油,再加上价格公道,所以他手中总有干不完的活儿,附近的住户都拿他当亲人,偶尔送饭送水的。他身旁那些陪着聊天儿的退休大爷们,都羡慕他活得滋润,他自己也整天乐呵呵的。这位修鞋老汉就疏于第四类幸福型的,虽然他没有退休金,虽然他没有大房子,可他每时每刻都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发自内心的笑揭示了他的生活状态。
我们单位有位五十多岁的工作人员,处在单位的底层,每天勤勤恳恳有章有序的忙于自己的工作,她也同修鞋老汉一样有张笑呵呵的脸。弄的历届领导都不好意思不评她为劳模。当时大家私下里还说她“傻”呢。现在我终于明白,“傻的是我们,”人家的快乐是每时每刻的。怪不得单位领导感慨“我们单位里最幸福的人就是她了”。如今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就是啊,这位同事,她不争名不争利,手不停心不闲,忙在快乐中,活在欢喜中,是由内而外的开心,这种心态,无人能及。
无论做什么,无论什么时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无时无刻、乐在其中”的感受。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后透露一保持婚姻幸福的小秘诀,那就是“对家人要付出无条件的爱!”
本文用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