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切忌和敢于”

近期,各地第二批主题教育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召开中临近收官。相比于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更能检验和体现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效。党员干部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牢记“三个切忌”,做到“三个敢于”,确保组织生活会“辣”够味、有实效。

批评领导切忌“有礼无兵”,敢于“动真碰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仅对下级要敢用,对同级特别是对上级也要敢用,不能职务越高就越说不得、碰不得。当前,有些党员干部抱着不得罪人、“明哲保身”的想法,对待上级“有礼无兵”,在批评领导时以工作建议、“唱赞歌”代替批评意见,看到了缺点、错误也不提。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以示范行动引导党员打消“批评上级怕穿小鞋”的顾虑。党员干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批评领导客观中肯、有一说一,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我们党才能真正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批评同事切忌“瞻前顾后”,敢于揭短亮丑当前,有些党员干部怕伤感情、损关系,在批评同事时奉行“和平主义”,只放“礼炮”“哑炮”“空炮”,批评不痛不痒、浅尝辄止,难以触及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批评过这类现象,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在很多地方变成了‘钝器’,锈迹斑斑,对问题触及不到、触及不深,就像鸡毛掸子打屁股不痛不痒”。我们要摒弃这种现象,在批评同事时要结合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日常表现、能力大小等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随大流”,对同事身上的问题不足要敢于开诚布公、揭短亮丑而不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

批评自己切忌“遮羞避丑”,敢于“刀刃向内”毛泽东指出,“自我批评是马列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当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在自我批评时轻描淡写、“绕弯子”。有的党员干部并不缺乏自我批评、自我剖析的精神,但是要把个人的缺点和错误公之于众,就会觉得“难以启齿”,不敢揭短亮丑,担心“授人以柄”。说到底,这些都是私心太重、党性不强的表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党员干部要用好自我批评的武器,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思想根源,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膨胀、不贰过、不迷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