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发现一位宝藏简友,随意点开她的一篇置顶文章,居然有部文集,而且已经更完了,心下一美,果断点开,可这一点算是害苦了我。
自从点开第一篇,我就开始魂不守舍,总是惦记着,惦记着后一篇的内容,惦记着她的见闻,害得我频频偷空点进去,幸好今天是周五事情也不多,结果我硬是一口气酣畅淋漓地读完了这个文集,花了大概四五个小时。从早上7点多开始,用那种饥渴的,迫不及待的,不想拖到下一秒的心情,沉浸在她的世界里,跟着她的脚步、她的笔触,一个字一个字既快又慢地自相矛盾地读着。快是想看接下来她会遇见什么,慢是真的值得细看,生怕一目十行错过了重要信息。
这部文集里的文章就像百科大全一样,包含人文、历史、地理,从第一视角呈现了各地的风情风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瞬间涨了不少见识,同时也让我对那个神秘的自由国度——瑞士,有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初印象。文中她提到的每一个地方对我来说都是新世界,我仿佛成了哥伦布,跟随她从上海出发,经瑞士,再东到印度、以色列,又北上去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最后再南下去金砖五国之一的南非,文中的每一点介绍都让我欣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我真是太兴奋了。是真的兴奋,不然也不会满腔激情将这些感受写到今天的日更里。
通过她的真实经历,我才知道原来这些国家是这样的,原来我在教科书里看到的连皮毛都称不上,老实说通过她的文章,某种程度上算是修正了我的一些认知,也给我传递了很多很好的想象,关于生活方式的,工作方式的,还有与人相处的。
她的这部文集之所以这样吸引我,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文中介绍了大量异国风情(配图真的很用心,看来好好拍照并保留照片真的很有意义),很多对我来说是我未知的,是那样新颖的,就像漩涡,一个劲拽着我,我一点点沉浸进去;其次是文章具有故事性,有续集的部分故事性还挺强。准确地说那些文章不是纯游记,因为里面有很多人,各个国家的人,职场的,身边的,每个人的故事都称得上真正的故事。比如那位英语教师,前夫是以色列人,后面又和一位阿拉伯世界的男子相爱,并且为她生育一个女儿,却只是在尼罗河度过了浪漫的几天,后生不复再见,那是纯粹的爱情。
因为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那些故事里可爱的鲜活的人,我对那些国家有了些带有温度的了解,而不是宏大的虚幻的认知。通过她的介绍,我明白了,原来教育和物质的丰富真的可以养出很nice的人。当然因为作者也是一个很nice的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可爱、慷慨、热心又上进的人围绕在她的身边,我真的是喜欢这个作者了,她和她笔下的人物一样,勤奋、严谨、专业、热情、幽默、待人厚道,她将国人的优良品德很好地传递到了其他国家,是我们的门面担当没跑了,当时边读边想,以后的留学生真的该向她靠齐。
除了上面说的两点,还有一点我特别喜欢,文中会不时输出很多客观的观点,在很多有争议的事情上能说出那些观点,可见作者的胸襟气度以及世界观,我真的是忍不住想点赞。
最后,我真诚地跟大家安利这位简友海外敦煌以及这本文集《故园无此声》,我敢打包票,你一定会被这部文集深深吸引的,如果你刚好对欧洲,对印度,对南非感兴趣,那么就更要果断点进去啦。
能在周五这么开心的日子里遇见这位简友以及她的《故园无此声》真的是缘分,感谢简书的创造的条件,希望更多的人能看见她的《故园无此声》,开启一段奇妙的缘分。
不知道她的这本书会不会出纸质版,如果出,我想我会入手的,即便家里没地儿放了。(其实我也在其中某一篇文章后留言呼吁作者出书了)
天下相遇皆是缘分。
(因为是手机、电脑来回切换看的,我看到一半是作者回关我了。快看完时作者留言问我是不是打算要一口气把她的这部文集看完,其实我是看完文章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点进简书消息界面才看到这条消息的。虽然我跟这位简友只是茫茫人海中仅有几句对话的关系,但我依然执着地想留下这部分文字。虽然是第一天认识,但感觉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