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爱人开车带着我和侄女妞子一起去峰峰博物馆参观。
到了目的地,天上飘起了雪花,我们来得早,博物馆下午开馆时间是14:10分,我们早到了半个小时,就在博物馆门口高高的台阶上等待。工作人员正提前进馆,里面用的保安和保洁还真不少,断断续续进了有几十人。
博物馆坐北朝南,主体是浅金与黑色,稳重大气,巍峨壮观。门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南边是玉皇阁路。路南就是清泉公园。站在博物馆门前高高的台阶上,看天地间雪花纷飞,落在地上、树枝上、灌木丛上、还有公园里那座白玉栏杆的拱桥上。渐渐地,天地变得上下一白,浑浑沌沌,好似一个亦真亦幻的仙界。
开馆时间到了,凭身份证免费换取入场券。进入大厅,迎面是巨大的屏风,屏风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黑白艺术雕花梅瓶,古色古香与时尚现代完美融合,只觉得大气恢弘。两侧的墙壁上端,是烧制的巨型瓷画“峰峰八景图”。也叫磁州八景图。大厅的装饰,非常明显的表明博物馆的特色是——磁州窑文化与历史(峰峰历史上曾属磁州)。
工作人员指示我们上三楼从开始参观。目前开放的是一、二、三、四和六展厅。
进入第一展厅,整面墙是一个巨大的曲面屏幕,里面正播放着专题片“太行乌金”,诉说峰峰这块土地“沧海桑田”的远古构造历史。“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诗经.商颂.殷武篇》里所说的景山,就是今峰峰矿区的鼓山。看着它从历史深处熠熠生辉地走向新时代,不禁心潮澎湃,豪情顿生。这个展区分为鸿蒙初辟—畿辅之地—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汉魏两晋时期—北朝时期—磁州风华—隋唐时期—宋金时期—元代时期—明清时期。介绍了每个时期的历史,精品是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陶瓷制品。我和侄女一边看,一边数有多少种陶瓷容器:盆、瓶、瓮、壶、簋、尊、杯、鬲、豆、罐、钵、盂、炉、鼎、扑满、匜、爵。真的是开眼界,涨知识。
第一展厅走过去就是第二展厅——响堂石窟文化专题展。南、北响堂石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可能在国内不太知名,但是在国际上声名远扬。因为石窟里的佛像有很多被凿下佛首流落海外。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响堂石窟仅仅是作为寺庙礼佛之地而建。这次参观,我才知道,邯郸的考古学家赵立春从古代典籍中发现,北响堂最大的石窟——千佛洞,佛像正上方是北齐高祖高欢的陵穴入口。当年高洋为父亲建造了陵穴之后,杀死了所有工匠来掩藏陵穴的秘密,但是其中一名工匠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他儿子后来窃取了高欢墓中的金银财宝。
第三展厅是“水火相济而土合”。展示的是陶瓷的制作过程。从采料、抟泥、拉坯、成型、上釉、刻花、烧制到出炉,做了详细介绍。
第四展厅是“峰峰的红色革命史”,不再介绍。
第六展厅展出的是六位陶瓷大师的作品。他们分别是:张拥军、宋润生、安际衡、闫保山、任双合、刘立忠。我拍了其中几件供大家欣赏。
参观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半小时。文物静静地躺在展厅里,无声地诉说着千年不灭的炉火,生生不息。走出博物馆,纷纷扬扬的大雪铺满大地,我们也从历史穿越回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