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今年的清明节,春暖花开,旭阳高照,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感觉,但“路上行人欲断魂”却愈加强烈,特别是今年肺炎疫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上午十点全国向牺牲英烈及逝世同胎默哀三分钟,我们向每个远行的生命庄重行礼。电视上的直播早就开始了,这是今年清明节与众不同之处,是祭奠与奋斗同在。
天刚明,我便回到家乡,吃过早饭,便去祭祖上坟,挂纸、烧香,静立在祖先和亲人的莹冢前,心如止水,超然物外,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相何处,体会到人是总有根的,总归有源,生者寻根,叶落归根。 枝再繁,叶再茂,但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清明给了相思最郑重的仪式感,我们怀念故人,也追随如歌的岁月,记录成长的足迹,因为成长,难免学会告别,人们祭奠过去,也催护新生。
清明时节教我做人!
清洁、清廉、清净,无非一个清白;明事、明礼、明法,无非一个明白。清爽做人,清白做事,足矣!每个人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这样一想,很多事便可淡然、豁然、悠然、乐然坦然。
清明,让我们在繁忙的日子里停歇一下脚步,看看天空,念念过往,思考一下来去归处,我们每个人都在得到与失去的选择中不断成长,不管风急浪高,无论繁华似锦,生活终究归于平静。
认识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来往世间,你安身立命,拥有自己的角色,你是华夏血脉,你是人类赤子,清明彰显了一种血脉的传承与责任。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
清明是一碗茶,浓郁了人间相聚的欢愉,相思的清苦;清明是一本书,交织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平淡与起伏。清明更像一种精神,像今年直播时主持人说的,清明默哀是凝聚14亿华夏人的纽带,是战胜病魔的一种动力。
不忘先祖,不负先烈,绵延不息的爱与牵挂,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