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已经快六点了,太阳还是明晃晃的,春分一过,日子是越来越长了。
我沐浴着明晃晃但并不强烈的阳光,走在这通往县城的宽敞的水泥大道上。我准备去吃“范氏凉皮”。之所以选择去吃“范氏凉皮”,是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要吃什么。麻辣烫吃过n回了,吉祥馄饨也吃过好几次了,各种面条炒饭也光顾过好几回了,新开的“熙顺”——韩国拌饭也去过。这家“范氏凉皮”好像是去年开张的,我也去过,但是去得太晚,老板看着我走向他们,然后笑着说:“今天收摊了,明天来吃。”这个明天就变成了今年的今天。所以我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钟爱凉皮,或者特别的钟爱“范氏凉皮”。我压根不知道“范氏凉皮”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读大学和读研究生的时候也看到过很多卖凉皮的小摊贩,其中也有一些叫“胡氏凉皮”、“陈氏凉皮”的。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多奇怪。名字而已,摊主爱怎么取就怎么取喽。
我走近店门,走进店里,只有老板、老板娘和一个打工的在,看来这次我来的挺早。老板问:“你要放什么程度的辣?”我说:“你们家的辣椒辣不辣?”老板娘似乎觉得我这个问题很好笑,笑着低声重复了一遍,然后仿佛想起什么似的说:“你以前没来吃过是吧?”我点点头。老板说:“那你能不能吃辣。”我说:“我能吃,但是不是特别能吃。”他低声重复我的后半句,然后说:“先看着给一点。”
于是我就找个地方先坐了下来。凉皮其实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加上配菜和佐料拌一拌就可以了。所以我屁股还没有坐热,我的凉皮就上来了。分量很足,配菜有黄瓜、海带、香菜、花生,佐料大概就是酱油、辣椒油、孜然之类的调味品吧。看着挺美味的,多年不吃凉皮,不知味道如何。我下了第一筷子,入口很清凉,微微有些辣,凉皮很软滑。似乎就只是这样,我想要再挖掘一些什么,于是又接着吃,可是除了辣,似乎还有点苦,此外就没有别的感受了。
其实我想要什么感受呢?客观来说它不过就是一碗凉皮而已,和早上吃的馒头,中午吃的米饭并无太大区别。我想我要找的大概只是一种回忆吧。
我第一次吃凉皮是在上大学以后。确切的说,我是在上大学以后才吃到各种各样的面食的。当然在家里也吃过面条,不过都是白水煮白面条,放点油和盐,奢侈一点的时候会放些肉。那个时候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小县城里也只有本地的一些特色食物,比如馄饨。所以当我走进大学,知道凉皮这个名字时便感到很好奇,不久我就去尝了一下。
我第一次吃凉皮的地方是学校大食堂后面的小食堂,阿姨把一碗宽宽的、白的近乎透明的面倒进一个稍大一点的铁锅里,然后倒入一些佐料,加入几根黄瓜丝,撒上几片香菜,挑进几粒花生米,右手操起铁锅,左手拿起筷子,相互配合着搅拌,最后再倒进碗里,前后大概不超过五分钟。我自己把碗端到座位上去吃,原来这种面是不需要下锅煮的,吃起来凉凉的,清爽的很,跟我以前吃的面条都不一样。我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一样新的美食,在大学里的四年,我应该没少去吃凉皮。后来为了挣钱,我去找过兼职,其中有一份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拌凉皮,其实方法很简单,看一看就会了,但是拌凉皮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而我偏偏有个毛病就是手腕无力,快不起来,所以这份兼职也没干下去。
读研的时候来了合肥,和赣州相比,这是更偏北的城市,凉皮应该更正宗。但是在这里我反而没有留下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与凉皮有关的经历,能够令我回想的起来的反而是在芜湖吃凉皮的经历。那是在研三下学期,正值毕业找工作的关键阶段,听说有学校到安师大招聘老师,我就去了。那时我住在安师大西门的一个小旅馆,小旅馆的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叫“康辉旅馆”。我选择它一是因为路近,二是因为便宜,去了以后才发现它的左邻右舍都是饮食行业的,兰州拉面馆啊、沙县小吃啊,路边还有小摊贩,可谓应有尽有,吃饭问题也顺便解决了。那两天我就是靠着这附近的几家小馆子度过的,临行前一天的晚上,我去一家卖陕西凉皮的小摊贩那里买了一份凉皮,坐在路边吃完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觉得那是这两天里我吃的最好的一顿。也许是心情的缘故吧,因为有些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
在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留存在我脑海里的和凉皮有关的记忆就是这么几段。也许是因为它们承载着我在人生某个阶段的变化,所以我才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