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今天学校的轮训李静老师带来了小讲堂《乐在快门中》。
李老师从摄影的意义讲到摄影的方法再到照片的编辑,生动诠释了她对摄影的理解:摄影是教育,也是生活;摄影是艺术,也是日常;摄影是世界,也是自我。
李老师的分享不仅仅是摄影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摄影的心法。信息时代,一部手机就是一台照相机,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摄影师,就如李老师一样——
记录校园生活,重视动态过程。李老师用摄影记录了书法教室的动态成长记,直观生动可感。“教育即生长。”学校不断发展,管理不断完善,部门工作不断提质,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成长更是每天都在变化当中,拍摄记录,不仅能够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感受到工作管理的过程成果,更可以见证到学生的点滴成长,找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还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不断梳理、总结、提炼,获得经验、方法、策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管理和工作。
记录校园儿童,尊重自然天性。李老师用镜头持续记录了一个幼儿园的小姑娘到校园等候妈妈下班的一些瞬间,小姑娘在校园里自得其乐,好奇地四处观望,呆萌娇羞地粘着妈妈,无目的地到处奔跑——对她的记录,就是儿童自然天性地再现,没有任何人工摆拍的痕迹——忽然发现儿童摄影的奥秘,校园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校园摄影就是不打扰,让儿童做自己,不用告诉他你在干什么,想要什么,作为摄影者就是尊重主体,寻找机会,发现角度,然后再适时的按下快门——儿童摄影无需刻意,儿童本身就是最美、最真、最纯的存在。当然,这不仅考验摄影者的观察、捕捉能力,更考验摄影技术,想要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还需要后期耐心地编辑与修饰。
记录点滴美好,随拍整理分享。对任何美好的东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是李老师的审美态度。对工作项目的完整记录,对春华秋实的细腻捕捉,对教师学生的影像留存,成了她自然而然的生活。很多老师随时记录班级活动、教学生活,与家长互动,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都是非常可贵的记录意识,就如李老师所说“父母想见的不仅仅是亲子联结,更重要的是孩子与世界的链接。”当然,摄影,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它更是一种审美的追求,闲暇生活、亲子育儿随手记录,不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是幸福的印记,也必将成为个人、家庭乃至教育生活幸福的回忆。在现场,李老师分享了为女儿整理的《十八年的摄影成长记录》一定触动了不少为人父母的心弦。
摄影,记录美好教育,记录美好的校园生活,还有校园里那些美好的人与事。摄影,又不仅仅是记录,刘铁芳教授在《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本书里写到:“师生共在校园之中,彼此成为对方的风景,大家共同构成学校文化精神的一部分。确切地说,这是学校文化的中心。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人的活动。”摄影,让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彼此成为对方的风景,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共在。“学校文化的根本在于师生卓越的心智生活,在于师生在学校场域中显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积极欲求。在优雅的学校物理空间之中积极的师生生活,这就是美好的校园生活的要义所在。”
没有什么比摄影更能记录这份美好,诠释这份美好,感受这份美好,并将美好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摄影,自然就成了学校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