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第一期鸿鹄计划的15名成员兵分两路,分别从北京和广州飞赴泰国清迈。三月的清迈正是流火的季节,天气非常炎热。
不同于一般的赴泰团体,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中国农村社区骨干,他们中有将有机农业作为生活方式的返乡青年,也有农村社区合作社骨干,以及带领社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基层干部。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来泰国,颇感兴奋。由于主办方提前建议大家带一些土特产送给探访和交流过程中认识的泰国农户,于是大家特别实在地带来了土鸡蛋、生态面粉、自制唇膏、腊肉腌菜、柠檬皮糖、艾草药包、夏布席等林林总总二、三十种特产和手工艺品,真是名副其实的“土豪团”。
为什么会有这个团捏?一般来说,学者、官员、NGO从业者都有较多的机会赴国外参加交流学习,却很少有团组直接促成两国农民间的民间交流。近十几二十年来,中国农村涌现了一批愿意踏踏实实扎根乡土、具有乡土情怀的在地人才,或许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已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但很多时候他们依然处于孤独前行的状态。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能力、视野和信念,将影响未来他们自身以及农村社区在发展的路上可以走多远。
而泰国,应该说是颇为切题的一个交流的选择。话题要从上世纪60年代泰国推行的“绿色革命”和由此引发是整个社会系统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反思说起。所谓农业绿色革命,指的是为了应对粮食短缺,政府开始推广高产品种大规模、单一化种植,并通过机械化和大批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来促进粮食大幅增产的农业发展方式。
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泰国农业从精耕细作、多元种植的小农农业转向大规模单一化的种植模式。农业增产的代价是巨大的——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对土地、河流造成严重污染,也直接危害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而农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小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更为脆弱。再加上教育改革之下,农民在子女教育上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于是,大量农民开始靠借贷维持生计和农业生产,可是市场价格的波动造成农民持续亏损,不得不借贷更多的债务,如此循环往复,大量泰国农民负债累累。
在第一天日程中,泰国组织方邀请有多年社会工作经验、做过大量实地调查的梅州大学Chomchuan博士给大家介绍泰国农业发展方式,在谈到泰国农民的负债率时,他提到一次村庄负债调查的统计数据:清迈一个有53户村民的小村庄,负债总额达到260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约520万,相当于这个村里的每户农户负债额达到10万元人民币。
正是在这种社会问题背景下,泰国的农民、NGO机构、学者、官员以及皇室都开始了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意识启蒙运动,泰国农民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式的反思日趋形成较为系统的和一体化的价值观。
我们在清迈的克伦族原住民社区龙岛村(Nong Dao)以及整个村庄发展有机农业的梅塔村(Mea Ta)探访中观察到,这些村民在谈论有机农业时,不是在谈怎么赚钱,而是总会说到“对整个发展方式的反思”,“村庄的历史脉络”,以及“选择将生态/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晚间的团队分享中,有人细致地提到这种观察,他说,我们在国内分享自己返乡创业经历时,通常会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很少跟社会背景相关联,也很少提到社区文化的传承;但泰国的这两个社区,他们在分享社区发展故事时总是从历史和社会背景讲起,让你很清楚地了解为什么他们会选择今天这样的生活方式,这种眼光和视野让他很受启发。
大家在交流中也提到,中国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反思主要是在2008年食品危机爆发之后,是城市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倒推农民进行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这跟泰国农民在负债压力下通过反思而主动选择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背后价值观的反思也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将有机农业当作一种提高收入的方式或者说是赚钱的途径。
在团队分享中,有人提到自己社区里的故事:他带领村民种植有机大米,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购价帮助村民统销;但他一直在鼓励村民在自己够吃的基础上把多余的有机大米拿出来卖,但村民不听,为了多赚钱把有机大米都卖给他,然后自己去市场上买普通大米来吃,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
从25号正式开始的“鸿鹄访学”,到今天已是第四天,团队伙伴们一起探访了科伦族原住民社区龙岛村,与社区精神领袖、返乡青年代表席地而坐进行交流,也在星空下与村民共度热情欢快的篝火晚会;昨日抵达了在泰国乃至全球有机农业领域都很有名的梅塔村,在满是落叶的树荫下与社区带头人交流,也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
农民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题,看他们特别投入地讨论技术问题、种子问题、发展理念什么的,有时还会因意见不一致任性地争论几句,真是觉得这帮人太有趣啦。行程还在继续,我的“鸿鹄访学记”也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