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场景
一、高中
还记得上高中那会,每天在教室上课复习,依稀记得是上午四堂课,下午四堂课,晚上还有三节晚自习,具体的课表已经忘记了,不过每天应该是早上七点开始晨读,晚十点结束自习,然后回到宿舍休息。
如果把上课当作一项工作的话,算一下,一天13个小时
那时候好像没觉得时间很长似的,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复习备考,不亦乐乎,为了考个好成绩,进一所好大学。
二、农村
小时候,家里有一些田地,爸妈每天都会4-5点就起床,天刚刚亮,出去干活了,晚上7-8点回家,天色渐暗,很快就漆黑,突然想起了一句诗。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用这句话来形容,一点都不假。
如果把这当作一项工作的话,算一下,一天12-13个小时
很少听到爸妈抱怨劳动辛苦,反倒是好收成的时候,满脸的笑容。当然也会有抱怨的时候,气候不好导致减产,粮食价格太低等其他因素,会让他们不开心。他们知道,多劳多得,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三、程序员
学会了写代码,怎么说也算半个程序员了。有段时间希望晚点下班,因为公司有显示器,家里没有。那时候在研究R绘图,经常弄到很晚,白天工作完就很累,但完成一天的工作后,研究这些东西却兴致盎然。虽然也在公司上班,也是晚上10点下班。
一天12个小时,这也是工作。
加班是什么?
996是加班吗?很明显,我们读书的时长早已超过996,却没有人认为那是加班。
农民的工作也是工作的一种,他们眼中没有周末,没有人认为务农是加班。
创业者很少有正常作息,早九晚六加双休的,虽然我没有创业,但是我见过的创业者中,他们经常说的就是喜欢周六来开会。
他们都不是加班,那么加班是什么?
做被动的事情,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为之付出超出预期的代价。
这是我理解的加班。
上班挣钱,其实就是用时间换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8个小时能换到更多的钱。
当你的薪水谈妥的时候,你的预期也就定下来了
于是,你知道,每天8小时,换到这些钱。
加班,就是用10小时或者更多时间去换,还是这些钱,很明显,收益降低了,于是就让人很难接受了,不开心,开始吐槽加班文化。
如果手头的事情是被动的事情,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还收获了一个坏心情,这些可能比减少收益还痛苦。
于是,开始讨厌加班。
其实,你不是讨厌加班,你是讨厌自己没有收益。或者说是,收益很低。
三年的付出,能去好大学读书,理想的收益。
一年的辛勤劳作,粮食丰收,收益颇丰。
努力钻研技术,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收益明显。
几年的创业打拼,或着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收益。
所以,加班本不存在,存在的是没收益。
你觉得你加班了,你不开心,其实就是你没收益,你不开心。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加班”?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收益”。不管这个收益是金钱还是成长。
两条收益曲线
如果,一直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在这里被认为这是有额外收益的(不包含薪水)。
那么,收益曲线就是图中的A线。
其中有一根C线,就是在薪水之外的收益,暂且叫它成长曲线吧。
如果,一直在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在这里被认为这是没有额外收益的。
那么,收益曲线就是图中的B线。
每天,A线与B线的收益差就是A'-B'。
长年累月,虽然A,B薪水收益差别不大,但是整体收益可能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