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樊登读书会的线下分享活动,讲的是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之前还听过《正面管教》的分享课。两个同时提到了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今天蒙特梭利分享课的老师讲了一个三岁半的女孩和她斗智斗勇想吃零食的故事。
按照幼儿园的规定,外面带进来的食物都要先放在书包里,等放学的时候拿给家长看过之后,确定不会过敏才可以吃的。而这个三岁半的小女孩,那个时候刚进幼儿园不久,每天还要时时刻刻手里握着一只恐龙蛋,来安慰自己焦虑的情绪。那天有了这个小零食之后,她就把恐龙蛋扔在一边,一直握着这个小包装的零食。她一直缠着老师,想突破非要等到放学和家长确认之后才能吃的规定。
刚开始她跟老师说:“我早晨没有吃饱,现在好饿呀。”老师知道她想吃零食,但并不说破,回复说:“哎呀,你是不是今天早晨没有吃饱呀?那明天一定要多吃一些哦。”一会儿,小女孩又跑了过来跟她说:“哎呀,我现在好饿呀,我能不能吃一口啊?”老师说:“不可以哦,还记得我们的规定吗?你如果吃了的话,我就要把你这个小零食放到架上的最上面,你就够不到了哟。”小女孩装可怜说:“但是我真的好饿呀。”这个时候其实,还有几分钟就到了加餐的时间了,老师就说:“还有5分钟就要到加餐的时间了哟。”小女孩说:“可是我已经要饿死了,一分钟都等不了了呢。”老师继续周旋着。终于,其他的老师把加餐拿来了,但是小女孩并不领情,不想吃。她看了看加餐说:“今天的加餐不好吃,怎么办呢?我好饿呀。”老师温柔地回复说:“按照规定,我们就是不能吃这个小零食的,那你是想现在吃一些加餐呢,还是等到中午再吃午饭呢?”小女孩儿没有办法了,只能去吃加餐。但是她依旧不死心,过了一会儿又去找老师,问老师:“我不吃,能不能就闻一下?”老师说:“可以呀,你闻一下吧。”但是因为有小包装,其实什么味道都没有。老师就问:“怎么样?香不香呀?”小女孩说:“什么味道都没有,我能不能撕开来闻一闻呢,我不咬。”老师说:“不可以哦,如果你要撕开的话,我就只能把它放在那个高架子上了。”
小女孩儿在死缠烂打几番之后发现依旧没有效果,老师就是这么温柔,但是立场坚定的说到就做到,于是她就乖乖的和老师说:“好吧,你把它放在我的书包里吧。”从此之后她再没有提过和规定相反的要求了。
我们经常觉得孩子是无理取闹,但其实他内心是有秩序的。他一直在试探着成人的边界在哪里。
记得正面管教分享课的老师分享了她的宝宝断奶的经历。之前已经和他商量好了,从当天开始断奶,宝宝也答应了,也许他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白天都还好,注意力已被吸引,就把这个茬儿忘了。晚上睡觉之前,宝宝又要求吃奶。妈妈和他强调了,今天就要断奶的事情。但是孩子就是不听,后来演变成大哭大闹。妈妈一直安慰着他,说:“宝宝我知道你很难过,特别想吃奶,但是之前我们已经约定好了,从今天开始就不吃了,对不对?”孩子一直哭一直哭,到10分钟的时候,爸爸已经听不下去了,到外面去透透气。
妈妈就这样温柔但坚定的告诉宝宝:“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这个事情是不可以被打破的。”虽然孩子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她也一直在陪伴着孩子,安慰他,告诉他妈妈有多爱他,但是商量好的事情就是不可以改变。直到哭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孩子哭累了,睡着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提过要吃奶的事情。
虽然我没有小孩,但我能体会到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经过训练的家长会是一种多么烦躁的状态。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为了止住哭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这样就会让孩子知道哭闹是有用的。那下一次,不管之前和他商定了什么样的规则,他都会以哭闹的形式来突破你的底线,因为他知道这样是有用的。所以家长在大多数情况下认为,定规则是没有用的。只是他们没有耐心的去等待,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可以,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我们耐心的陪伴的。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慢下来发现孩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