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位老师的博客,他很厉害,每天都坚持更新,每篇文章都数千字。与专业有关,他分析的大多是商业方面的内容,文章并不晦涩,从身边日常入手,举例也详尽,连我这个小白都能看的懂。
让我醍醐灌顶的,倒不是这些专业知识,而是老师一篇“关于好人理论教育”的文章,切入点是为什么课堂上大家都不积极回答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一定的发言权。
原因不外乎以下:
一,脑中无物。课堂提问是一个很即时的事,尤其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反应力,以及头脑中知识的储存量。从提问到回答不过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事,很多人的思维发散不开,或者直白一点,就是头脑空白。并且很多问题是正也说得、反也说得,全看你的表达能力。对于这个原因,只能说一句,强求不得。
二,不愿出头。大学课堂里最抢手的座位永远都是最后几排,因为足够隐蔽,不引人注目。而回答问题,就是把人直接暴露在几十甚至几百个众目之下。众目睽睽,随意一瞥者有,好奇打量者有,若目光有形,软绵绵的碰到那回答问题的人,只怕那人要被搔痒地笑出声来。不愿出头者不一定是胸中无物者,也许他们的见解独到、视角新颖,只是,大家都坐着,我为何要当那鹤立鸡群之人呢。大概是这个心理。
三,不想承担。回答即意味着会有反馈,这个反馈也许来自于老师,也许来自于同学,在对自己的答案不那么有信心之前,并不想承担不好的反馈,所以倒推回去,不如不回答问题来的比较稳妥。
关于这个问题,那位老师并没有止于对原因的思考,而是说,你们很善良,可你们不说话,那么如果有机会,谁会来说话?
坏人。
善良的人保持缄默,坏人便毫无阻碍地拿过了话筒。话筒对他们来说是利益的号角,是传教的旗帜,当他们的声音通过扬声筒传到各地,教化了一批人,洗脑了一批人,然后这世界就任由坏人的思想横行霸道。对于这样的结果,将话语权拱手相让的好人们,你们还是善良的吗?
以上大概就是老师的观点。
不得不说,这是有点震撼的假设。一个人沉默久了,沉默就成了惯性,任他在心里将答案演绎了一百遍,唱念做打都练的有模有样,可是戏台的幕布拉不开,浓妆艳抹的演员们上不了台。他将视线一转,看到隔壁那简陋的戏台子上有人披着破布衫大放厥词,他欲登台呵斥,可是幕布拉不开啊,那上好的锦缎被世上最牢固的胶水黏在了大柱之上。用力拉是不行的,没有这个先例。拉幕布讲的是个气势,要用最不经意的姿态甩他个满堂彩,那才是功力高深的人该做的,而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吭吭哧哧地在众看客前出丑。这不行的,不优雅。
所以只能躲在幕后张望,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一声巨响之后你回头,却发现是自己的楼榻了。
王阳明说:“若上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说的是万事皆须磨练,我觉得放在说话上也挺合适。我们大多屈服于自己的惯性,在众人皆沉默中选择了附和一个静,其实有时别人需要的反倒是一点嘈杂。然而这点不一样的声音,因为沉默的太久,会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很不爱发朋友圈。他对我说,他是一个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人。出去玩看见了一处风景,那就自己看看好了,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那就记住他好了。为什么要发出来给别人看呢,他们喜欢看吗,他们看了之后也会觉得好看有趣吗?
而一旦破天荒发了,他又会斟酌很久,反复修改措辞和配图,发朋友圈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个负担。
有一次他去面试,回来后对我说,我以后要每天一条朋友圈。
我震惊,这可真比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谈恋爱还要稀奇,问原因,原来是面试官看他朋友圈了,直言他是个无聊的人。哈哈哈。
事实上这个朋友是很优秀的,只是不愿意将真实的自己外化于众人之前。换言之,他就是课堂上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再换言之,他就是社会上优秀善良却沉默的大多数。
很多时候,这社会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需要的是众声喧哗的氛围。可是同样也如课堂一样,发声的永远都是少数。沉默的理由似乎都是相同的,脑中无物、不愿出头、不愿承担。
英格兰有一首童谣:起风了,风把窗帘掀起来了。窗帘拍倒了花瓶,花瓶的水洒到地板上了。地板湿了,老婆婆滑倒了。她撞坏了椅子,木匠来修椅子了。木匠砍倒了一棵树,大树把面包师的房子砸坏了。面包师搬家了,老鼠没东西吃了。老鼠不来了——小猫饿死了。
风起了,小猫饿死了。风又起了,这世界还是一片沉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