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鱼
前段时间看了个视频,大致内容是:
一个职业规划师在飞行旅途中与邻座的人聊起了天。
对方问他:“你是干什么的。”
规划师说:“我是一名生涯规划师。”
对方又问:“哦,那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
规划师反问道:“如果你没有工作以后,你会干些什么?”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直专注于我的企业,你具体是干什么的?”对方再一次发问。我们一般对待私人问题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规划师神秘的一笑:“如果你没有工作后,你想干些什么?”
说完对方很久没有继续话题,他陷入了沉思。当飞机快降落的时候,那人突然开口对规划师说:“我有个从小把我辛苦拉扯大的奶奶住在B地,而我每次出差从A地到C地,途中都要飞过B地,可是我没有一次停下来。我决定这次单子谈完后,我要在B地停一下看望奶奶之后再走。”
我们很多人一直处在迷茫和纠结之中,在现实和理想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忙的不可开交,却发现除了时间在增长,其他的都成了浮云。我们很多时间急急忙忙的赶着很急一般重要的时间,但是抽不出一点时间去做一些不急但很重要的事情。
忙着自己的事业是重要,但是家人之间的亲情联系虽不急,但更为重要。
有份的工作的确重要,毕竟关系到口粮问题。但是往往忽略了培养自己一个或者多个兴趣爱好并持之以恒。
小蛮是个初到西班牙的留学生,因为自己的语言能力不足,但是生活费必须靠自己赚钱,她只能去当地的中餐馆洗盘子。
与她一起洗盘子的还有一个中国女生E,两人渐渐因为洗盘子而成为好友。偶尔受了委屈两人相互依靠着度过。
小蛮经常在报纸看一些工作,某天她看到有份工作收入比现在的高,工作时间也不错,但是就是需要学一门技术,而这个小蛮不会,如果去学这门技术就得花她一个月的工资。
小蛮把这个新消息与E分享,E觉得现在这个工作也挺好的,并不想花额外的钱去另学一门技术,赚钱不易,而且也不一定能成功。
几个月后小蛮换了新工作,虽然依旧辛苦,但工资比以前高,工作时间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小蛮因为新工作中需要接触当地的人更多,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每次顾客一来,她就厚着脸皮的跟他们交谈几句。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西班牙语已经运用自如了。
她某天请E吃夜宵,E喝多了,说;“想当初,你、我,哪里舍得吃这个,虽然现在我依旧舍不得。”小蛮说:“E,你要不换工作吧,你看我现在挣得不就比以前多了。”"我不敢,我西班牙语太差了,除了在中餐馆工作,其他没有别的出路。”
“你多跟当地人接触,多说。”“可是我哪里有时间,白天都忙着上课,下课就急忙跑来打工了。”
当我们自己把自己设置在一个格局中的时候,我们很难去发现身边那些不急但其实更重要的事情,会以为我们拼着老命的才是应该赚取的人生。
荣格说:我们说处时代普遍存在的神经症--很多现代人所受的痛苦,不是源于临床观察而定义的神经症,而是源于她们对生活的麻木敢和空虚感。
我想推荐一本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它说人生都有一个金三角--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它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职业。如果我们要让这三个不断的旋转起来,那就得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耍。掌控自己的人生,找到成长的突破点。
兴趣可以让你发现适合自己的行业,能力可以让你胜任你所能进入的职位,而价值观可以帮助你选择喜欢的工作方式,或者同事,更或者是公司。
我们往往喜欢一下子就打中目标,拥有完美职业。其实这是需要不断修炼的过程,不断的根据自己改变航道,慢慢的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本书可以带你发现你的兴趣点,查看你的金三角卡在哪一步,告诉你的人生有什么其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