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许多新词新语转眼成为热词。学校里,有的同学专门收集热词引以为时髦,有的则在学习、生活中频繁使用这类词语。
譬如一次成语问答,问及关于“厉”的组合,学生不知道再接再厉的意思,不明觉厉(网络新词)却大多知道。
又譬如,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台风在夜晚登陆,我睁开朦胧的双眼,O!纳尼?被子都湿了,我一脸懵逼,吐槽一下:窗台爆水了!!!苦逼的我擦水擦了一个晚上,隔天起来整个人就是个国宝大熊猫。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蓝瘦,香菇!”
除了”O”=哦之外,加了重点的词语,如果不经过一番艰难的考证恐怕就无法理解。
学生对新词新语最为敏感,但他们的鉴别力是薄弱的。
当他们的语言环境里出现新奇的词语——如调侃性的网语、带有“黑话”性质的热词,往往十分好奇,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纳用,至于基本的词义及其使用语境,却往往不求甚解。
以下就“吐槽”一词,从语词的源头加以具体的分析、批判。
“吐槽”,搜索百度,可知是“ツッコミ”的汉语翻译,源自日本漫才(一种站台喜剧,类似于中国的相声),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起先是台湾将“ツッコミ”翻译作“吐槽”,带有闽南语音特点,后来传至大陆。
所以这应是外来词加南方语音结合的一个词,属于较特别的词语引进形式。
语言学家陈原说过,
“引进须优选:别害怕引进有用的、合用的、确切的新语词,可是有必要拒绝一些不确切或产生歧义和联想的语词——汉字组词力特强,联想义也特强,不可不注意。”
按解释,“吐槽”的近义词是“抬杠”、“掀老底”、“拆台”等。
可是,却有不同的使用者将它当成八卦、抱怨、发泄、喷黑、吐苦水、说三道四等语义来使用。*
网上标题:
《哈神吐槽裁判:不知谁看我不爽》(腾讯体育2016-11-17)。
该标题的“吐槽”作“抱怨”解;
又如中国网报道
“有家长吐槽: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感觉自己也重新上了一次学”。
“吐槽”又等同“吐苦水”。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使用它却又各自脱离“吐槽”的真实语义呢?
从语义分析学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先要查找词典,将词语解构,即拆字析义。
查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得到以下信息。
吐,多音字。念tǔ时,1.表示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核、吐痰;2.表示从口或缝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吐絮;3.表示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
念tù时,1.表示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以上可知吐的语义并非是单一的,究竟“吐槽”的“吐”属于哪一种意义,还得看与它结合的槽字。
槽,单音字。念cáo,1.盛牲畜饲料的长条形器具:猪槽、马槽;2.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酒槽、水槽;3.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物体的凹下部分:河槽、在木板上挖个槽;4.门窗或屋内隔断的单位:一槽窗户;5.方言,量词,买进小猪到喂大卖出叫一槽。
那么,吐槽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呢?
是嘴里吐出东西到长条形的器具,就得读tǔcáo;如果是tùcáo就或许得作身体内部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到了槽里;还可能是被迫把侵占的槽退还出去。
第二,要从正确使用“吐槽”的具体文本中,对词的使用进行语义分析。
按常见的文本推测,吐槽最可能是针对对方言论的一种回应,而不是自言自语。
那这种回应包含什么信息呢?(比如情感或意义。)从文本内容看,吐槽一般都是针对对方说出不切实际的言行才说的,往往只是很短的一句话,大众听得懂,没有恶意,只是娱乐。
例如:1、小明在美术比赛中画了不知道是什么的物体;小张吐槽说:你画符呀!
词有多义性,在最初特定语境中,词义是被确定的,但后来搬去使用的人却随意地拓展、变换这个词的概念,就造成词义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吐槽概念混乱、使人不明就里的原因。
如今,这样类型的热词还很多,例如:苹果——水果变成电子系列产品;亚马逊——河流变成商业网站;淘宝——动词,变成一种网络购物的动词,我去淘宝;三星电池门——门,常见的名词,变成了一种负面现象的代词;逆袭——攻击性变成励志性。这样的语言使用是一种污染,不知不觉我们也身陷其中。
热词产生的病源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呢,难道写不出纯正的文章吗?或许为了迎合大部分粉丝的口味,有意识地放弃纯正的文风,也或许就如明星的丑闻背后有利益集团驱动吧。
文以载道变成文以载乐,靡靡之音变成搞怪之笑,娱乐性推动粉丝集合,也因此更加快捷而方便地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可怕的是,语言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时间久了,潜移默化,人们几乎都要裹挟到集体无意识的俗文化。腐肉招来苍蝇,鲜花吸引蜜蜂,如今蜜蜂要闹饥荒。
当下,信息传播技术极速发展,社会语言环境快速变化。这样的语言现状,不是盛宴而是陷阱,如果不及时着手规范,一些人将成为浮躁时代的青春祭品;长此以往,稳定的词汇系统也面临崩塌,娱乐化、碎片化、庸俗化也将导致思维的退化,文学的美感和思想的深度将无从谈起。
我们要有语言批判思维,要考虑词语的潜在影响和长久影响,要守护语言的纯洁性,在语言素养上不断追求更加高级的内容和形式。希望一个具有诗经和唐诗宋词的高雅民族不再流行奇形怪状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