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同事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畅想自己的买车计划。突然间话锋一转,对我说:“借我两万块钱,我买个车,钱不够”。
我说,“我没钱,一万块钱都没有”。
他说,“你怎么会没钱呢?上班两年了,每天在村里又不花钱”。(我上班期间外派到农村,周边没有市场,没有消费机会,大部分工资自然就攒住了。这是全单位的人都知道的。)
我说,“买房子费钱啊!我没攒住钱,手里一万块都没有,还有好几万外债。”
他不再说要我借钱给他,继续畅想他的买车计划。“凑够十万块,就可以买个哈弗了。哈弗的车十万就能买下”。这一句话刚说完,又绕回要我借钱给他这一茬了!说我不借钱给他,若是我借两万块钱给他,他就买个车。
听了这话,我就很是不高兴了。难不成你要买车这个想法,要靠我借给你两万块钱才能产生?我要不借给你这两万块钱,你就不买车了吗?那你怎么还长篇大论地鼓吹自己的买车计划?!自己吹了半天买车,居然还没准备好钱。
难道你想买车,不应该是你自己筹足钱,自己去实现计划吗?怎么说的好像是我的责任一样。听起来真奇怪,你买车的计划,要靠我借给你两万块钱来实现?分明是你的计划,怎么就成了我的责任、我的任务了呢?
话说我从小就有一条经验——说的太绝对的话肯定是错的。选择题里,“一……就……”这样的选项是不能选的,必错。这已经是我的惯性思维了!现在惯性思维又发挥了作用!他说,若是我借两万块钱给他,他就买个车,绝对的表达出现了,立即判定这句话错误!他那么一堆长篇大论里,买车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我“借给他两万块钱”!
巧言令色,大言不惭!可真是人心险恶!以买车为幌子,把自己说的光明伟大,不过是想觊觎我的两万块钱!休想!一分钱都不借。
随即我就又想起来一个段子——两千个亿的太空项目就差你的二百块就能实施了!赶紧投资二百块参与吧!
这家伙的说辞简直就是这段子的翻版!只不过,他的项目是十万块,想要我投入的是两万块。其实是一样的大言不惭,一样的荒诞可笑。他要真是想买车,分期付款又不是不能行,现在甚至有零首付的车。那家伙怕是不想还贷款吧!如果借了我的钱,也肯定不想着还的吧!哼,万不能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