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周六)晚上8点
彭小六在BetterMe进行了一场主题为
一谈学习就懵逼?你该搭建知识体系!
的精彩分享!
分享结束六哥更是在微信群里
给小伙伴们无私答疑,
现场气氛活泼热烈,紧张有序。
现在呢,
BM小编又非常贴心地为大家整理出来了
六哥分享的PPT和文字内容!
一、分享内容
今天分享内容主要是4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自我定位;再就是围绕着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心智;能力;资源。
第一部分:个人定位
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要比我们厉害?
看到网上那么多大神在做分享,看到他们从普通人变成网红,为什么突然就变你们厉害呢?在于这些人身上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1、我的观点是,如果只是关注他们的出生、他们所处的平台、他们的环境,当然这些是他们成功的一些不可忽略的因素,如果只是关注这些因素,你会发现我们会忽略其他两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因素,那就是能力和他们的努力。
2、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咪蒙,我们知道他现在大红大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之前的几年一直在默默豆瓣上写文章,写了四五年。包括我现在很多做公众号的朋友,他们的粉丝也有十几万,但是你会发现这些背后是他们每天晚上都在定点在收集资料,在改稿。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除了特别厉害的人和特别不厉害的一群人,我们很多人的资质、出生都是普通的,既拼不了爹,也没有高大上的出生和资源,也不是高富帅。但是实际上就是在这些普通人,也成了网红,也成了我们心中的大神。
所以这是我做分享的原因,希望能够把我个人能力方面的训练,和个人知识学习方面的努力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这样起码大家知道在能力上我们知道怎么去做,剩下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我相信有了能力和自己的努力,剩下的就是运气。当然前提是能力和努力。
第二部分:心智
这也是在做职业规划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心智,这个因素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被太多提起,在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前,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智方面的东西。
把经验整理变成我们的知识后,如何把知识变成我们心智呢?怎么样把知识运用到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来应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呢?实际上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如何把知识变成我们的心智?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心智模式?
我们经常会有这些的感慨,听同样一场讲座,读同样一本书,或者是学习同样一个东西,你会发现效果不同的人会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简单聊下关于学习的四个过程:首先是信息梳理的过程,接收信息后,我们的大脑会思考处理、进行整理。然后会把对我们有用的、经过筛选的信息保存下来,成我们的记忆,最后通过行动来去实践这些我们接下来需要的东西,最后在反馈到我们记忆,更新我们的记忆。这大概是学习的四个步骤:看—思考—保存—行动。
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什么?比如在看、接收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大脑自己帮我们过滤、筛选,大脑会自动帮我们判别:这些东西不重要。这些东西经过一次过滤后,进入我们的大脑会有一次判断:这个判断是什么样的过程?你会用到你已有的思维方式,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来进行描述,事情是什么?怎么解释它?未来会发生什么?是怎么发生的?这都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过程。
刚才我们说的看和思考,实际就是心智的模式(MENTEL)。我们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什么是固定思维模式?就是我们之前是怎么认为现在就怎么认为,不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很多人还停留在小学历史书中奸臣、忠诚,但随着年龄的变化,成长起来后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接触到的史料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原来的坏人也有好人的一面,好人也有坏人的一面 ,从原来的固定模式变成开放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进行处理,接下来就是记忆和保存,记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当我们接触到一些东西后,我们会对他进行断舍离、尝试修正,和我们现有的心智进行修正,看是不是匹配,是不是要修正和更新。我们会尝试着行动,看看我们学习到的这些知识能不能用到,这是高级的学习者经常会做的。很多人最多是前面两步,在大脑里过了一遍,我们没有形成记忆,也没有行动,而行动的过程有一个好处,你会对自己进行一个反馈,会修正现有的一些知识。
行动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信念和原则的考验。信念是什么?我们经常在学习中、做事情的过程中抱着一定会成功心态: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做成这件事。原则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想到我们肯定会面对,或一定要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阻碍。
我们经常说鸡汤无效或有毒,鸡汤只告诉我们信念:告诉我们你可以的,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是没有告诉我们原则,没有告诉我们在过程中具体会遇到什么具体的问题。做乐观派没有错,但我会希望做一个保守乐观主义者。很乐观看待接下来的生活、职业生涯,但我也会保留一份客观的态度。
回到我们刚说到的问题,为什么不同人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实际上就是四个过程中,每个过程中都有很多动作,每一个过程如果某一步没有做好,或者放弃了,最后的效果很差。最终存留到我们记忆中,行为当中,变成了我们的习惯,变成我们做事的能力的结果就会变得很差,实际就是这四个过程:看、思考、保存和行动来影响的。
那既然心智模式每个人都有,如果想改变怎么办?改变的方法有四个简单的步骤:察觉——检验——改善——植入
你要有开放的大脑。都愿意接收新鲜的事物,会看到世界上新奇、好玩的东西。(最近出现的分答软件,在网上通过语音你可以向大咖提问)这就是新的思路和视角。当你察觉到这些新奇好玩的东西后,你有没有去检验它,去提问或者做分享。当你去检验后,你会发现生活可以有更好玩的规则,不需要成为在行的行家,一样可以用60分的简单问答时间挣到钱,分享自己的知识。萧秋水老师的例子:新加坡小伙伴利用这个方式,成为当地导游的活——做导游问答,通过问答提供当地的咨询。
具体改变心智的方法,首先是学习。通过BM大本营分享学习到新的知识,在大脑里进行内化反思。我平时怎么学的,能不能用得到。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和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相冲突的地方,这就是碰壁。找到问题,发现问题,才会去找解决方案。其次就是改变环境,改变环境不是让你跳槽,是一个小的变化,比如工作中不专注,可以利用番茄钟。其他的如换位思考、情景规划、深度会谈等。
三、能力
1、关于知识的分层 :
通用技能:时间管理、沟通能力
专业基础:项目管理、文案、营销
专业:产品
先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分层理顺,并按相关顺序分好层次。
2、知识的区间:
舒适区
探险区
宝藏区
每个人脑海里隐形的知识。例:会游泳的高手一下水就知道怎么用手和脚。但要去教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是非常难得。
盲区:城市和教育、生活环境对自己造成的认知局限。好处:不用让自己太傲气和自卑。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所在。
如何利用,看上图
找到你的核心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技能之剑
怎么找?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和天赋来找属于自己的技能之剑。
找到了自己的核心技能方向后,找这个领域当中最牛的人,并向之看齐,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培训,是如何思考等。通过这些看齐,保持一致的方法向他们学习。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己能力能够承受的学习区,在学习区通过大龄重复和刻意的练习达到熟练。通过反馈不断修正,让学习区变成舒适区。
知识管理的步骤:
提问——获取——整理(分类、筛选)——分享(文字书写)——利用——创新
学习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如上图
知识获取的入口:
1、阅读
2、微博
3、微信
4、搜索(百度、微博)
5、网易云课堂
6、社群
7、生活
关于阅读的分类:
1、主食:生存需求(生活、工作)
2、美食:思想需求(精神)
3、蔬菜:工具需求(字典)
4、甜点:休闲需求(打发时间)
主食阅读:
1、规则说明类的实用书,有明确的说服或者行动建议。
2、说明规则形成的实用书,说明现象的状态,用论述证明给你看。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的四个阶段: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第三部分:资源
建立自己的职场信用,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二、分享总结
分析了个体因素。关注大神的能力和努力。
1、心智方面。看、思考、保存、行动密切相关。分享了开放心智的方法。
2、能力。知识的分层和知识的分类。
3、知识管理步骤。
4、资源整合。
三、答疑解惑
1、搭建知识体系都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如何将混乱的知识整合起来?
(1)首先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找准和自己能力、时间、天赋贴合度较高的知识,成为你的核心技能后,再借助其他的辅助技能。
(2)知识的分册、分类。在根据自己的需求知道接下来做什么。
2、工作中总有些很琐碎的事情来打扰,尤其是领导安排的,如何给自己安排大块地时间,或者拒绝领导的七零八碎的事情?
(1)要的是不拒绝领导,要的是让领导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
(2)领导交代的事情都做的漂亮,树立信任。
(3)利用晨间或下班时间,构建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
3、同事之间沟通,人家觉得你智商低不愿和你多说,但是你一定要搞懂这件事情的起因和处理方法,这怎么破?
(1)同事之间不要妄加的评价和揣测。弄清一件事有很多方法。
(2)资源互换。如果和同事之间不能资源互换,那可以换种方式,请吃饭作为弥补。不要只想着别人为我们做什么,想一想我们能为别人做什么。
4、请问如何学习一个从前没有涉及的领域,应该如何学习,从哪些方面学习?
(1)推荐参加一场入门培训。在技能方面有一个认识,认识和自己相同的伙伴,跟随导师学习。
(2)通过阅读,阅读这个行业相关的所有书籍。
(3)从事这个行业,投入这个行业,在实践中验证。
5、如何将零碎的知识变成一个个系统的知识?能说说你平常都如何证整理你的知识吗?有没有哪些软件的帮助?
(1)六个知识体系步骤。提问——获取——整理(分类、筛选)——分享(文字书写)——利用——创新
(2)软件:知识管理——印象笔记:随时收集信息并整理。
版权声明:此文章为BetterMe大本营(ID:tobeBM)原创,转载请联系BM宝宝(ID:BMbabe)
文章来源:BetterMe大本营(ID:tobeBM)
图片来源:彭小六
文字整理:平台部文案组 — 萤火虫
编辑审核: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