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学》笔记(一)

一、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父母年纪大了,脾气品性大不如从前,交往困难。想了解老年人心理,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让父母安度晚年。

二、内容概要。

本节讲了什么是老年心理学,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三种分类。从文中可以看出比较理想的分类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生理上的老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心理年龄是我们可以把握的。老化是机能退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收获的过程。由于年岁的增加,生活阅历的丰富,智慧水平处于个体历史的最高阶段。所以,要辩证的看待老年。

(三)读书笔记。

老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既包括老年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也包括老年人的情绪,情感,人格,人际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此外还包括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适应以及临终心理等。

对于怎么样划分老年阶段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白发人群。鼻毛和眉毛的白是检测人类衰老程度的重要形态指标。

(二)法国的彼德·拉斯雷特主张年龄阶段来划分:第一阶段为儿童年龄(零到14岁),个体缺乏独立性,是接受教育和社会化的阶段。第二阶段为劳动年龄阶段(15到59岁),个体已经获得独立并且参加了工作。第三阶段是自我实现年龄阶段(60到80岁)。个体相对健康,有自理能力,既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又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第四阶段为依赖年龄阶段(80岁以上),个体普遍自理能力比较差,需要依赖他人。在第三年龄阶段,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老年人若处于良好的状态,就能有效减少生活中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推迟进入第四年龄阶段。

三是机能年龄。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分为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生理年龄主要是根据个体的生理机能,系个体发育变化状况而推算出来的。心理年龄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个体主观感受到的老化程度。社会年龄是指社会期望个体在指定的日历年龄中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三)老年与老化。老化是指衰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技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