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晨读感悟-朋友圈里的“我”
很多人说朋友圈里有两种人格:一种是主人的本“我”,一种是主人的另一个“我”。
分辨这两种“我”的标志都很简单:
前者的圈里,都是接地气的生活气息,有日常、心情、喜好和成长。
后者的圈里,都是飘浮半空的各种味,有的是:明知没有的物质展示、精神层次的文句、无病呻吟的心理状态,还有永远看不到真正的努力步伐。
朋友圈与微博的最大不同,大概就在于朋友圈里,都是你认识的或可能认识或打过交道后即将成为朋友的人,你是有主动性和选择权的。而微博,不一定,加你的陌生人不一定会认识你也可能不需要跟你打交道,他们的加与不加,主动权都不在你的手里。
大概也因为如此,对朋友圈里的展示,自己的经验和喜好,也慢慢沉淀为:
1、有个人明显特色,能深深吸引我注意,并为之称赞。
比如,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对认识多年的姐妹,她们自己经营有一家小咖啡馆,已经5年。她们的朋友圈配文基调-诙谐,看着她们用各种生活中的小背景,来调侃自己、对方、或日子,或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小情节,我往往都会心一笑。即使经营的背后,有无人可知的艰辛,但是从她们圈里看到的,更多的是积极,是阳光,是“我是小强,小草,坚持梦想,坚信努力”!
2、有实用信息并经过自己实践或思考后的经验分享。
比如,我周围有一些朋友,在一些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坚持学习,像儿童阅读、亲子活动、旅游、英语学习、父母成长等等。对于这种专业领域内朋友的分享,我是会很认真的去看,然后选择性的尝试和吸收。有一些自己实践后,再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出来经验,再分享。
最近,本性就爱分享肚子里藏不住话的我,也开始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朋友圈。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慢慢的明确了自己最想分享和展示给大家的内容,那就是:
本我+资源信息分享!
做自己喜欢的,和能帮助别人的!加油吧,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