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星期六,我本来有个学生是星期天来我这上课,但是她母亲说他们星期天有事,就调到了昨天星期六,我反正周末就是在家带娃,没什么其他的事情,所以就答应了!
这个学生小学三年级,学习的基础还可以,帮他学的是课外的知识内容。
他的上课时间每周日9:00-11:00,时间到了的时候,我就急匆匆让他把书拿出来,说时间到了该学习上课了,他也很配合把书拿出来,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还是照常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我布置他读出来,但是他就是坐在那里不动,他也不沟通,不说话只是我说一句,他就从嘴里发出一声奇怪的声音,这样子重复了好几遍,如果是你,是不是暴跳如雷,告诉他爸妈,发一顿脾气或者噼里啪啦数落一通……
最后,我只好又问他:你是不是这会儿不想学,想玩,想看电视?他点了点头!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当时不想学习的意愿,所以我也没有强迫他,而是让他去玩,去看电视,不过我也做出了自己的要求:看多长时间,几点开始一定要学习!他也同意了。
不过时间到了,事情还是会有突发,不要以为小孩子真的那么遵守诺言,到了想要玩的时候,他一定会打破的!我告诉他时间到了,他还是不情不愿的样子,我就又问他是不是还想继续看?他又点头说:想再看一集!我也答应了。
在这个时候,你一定会说我太纵容孩子了,不能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的专注力,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间是不同的,有限的,不是你所想当然的,要根据个人的习惯,特征去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学习他就一定能认真学习,一定能学进去,那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因为那是在了解和懂得之前做的,是很难达到学习的效果,也会像我文章开头孩子不想学习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逼是逼不出来的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要他干,他越不干,你越让他不干,他就越要干,所以我就用这个规律,对孩子的学习时间做了简单的调整,只要能完成我的学习任务。
在又看完了一集之后,我就开始提醒他时间到了,该学习了!他就直接坐到书桌前,还是我刚才说的内容让他先读,他每个都读出来了,而且不会的也都告诉我,把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新内容全部学习完成,而且是一气呵成没用多大的力气,他还学得很认真,卖力,我说的任务他都一个个完成,难度的他也努力去做到。
所以,我想说的是:在陪伴孩子学习,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千万不可千篇一律,一刀切,蛮干,要不就是打骂,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没有用心去和孩子相处和沟通,才导致我们自己焦头烂额,不知所措,说孩子这个那个,在这时候,最无辜的真的是孩子,而我们自己反而还觉得自己“伟大”,孩子不懂自己的苦心,不好好学习之类的,只要我们愿意,用心,用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