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纪事] 新西兰是个岛国,由南北两个大岛与无数小岛组成,漫长的海岸线上有数不清的海湾、海岸、海滩美景,来新西兰三个多月,已经去过七个不同的海景。其中特点鲜明的两个,用特点来命名应该分别叫红礁石海岸和白灯塔海滩。
红礁石海岸离家半小时车程,位于惠灵顿机场附近,停车后要沿着沙石路走很远,二驱车根本开进不去。这儿是惠灵顿海湾的西角,从惠灵顿码头出海的海轮全从这里经过。漂亮的邮轮、海天一色的远景、嶙峋的红色礁石、一涌一涌的波涛在礁石上击起白色的水浪。我长久地注视着海浪与礁石的永恒搏击,海浪撞上礁石粉身碎骨,它悄然退去,积蓄力量再次出击,这永不停息的争战让坚硬的礁石褪去了棱角、钝化了锋刃,却不会有丝毫动摇。这动与静、柔与刚、自然与现代文明、海天的模糊与巨石的清晰,这一切,矛盾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观赏景色之余,让我的思绪在景物与时空间徘徊,在具象与抽象间徜徉,在不知身为何物与身在何处中恍惚……迷茫中猛然悟到,古人的“行万里路”并非重在观景阅人博览风物,而在于由万物的信息刺激引入自身的感悟,或许这徘徊、徜徉、恍惚即是人心灵开窍啊!
红礁石海岸漂流木很多,边走边捡又边走边扔,收获虽丰,但为把它们装上车,一家四口全都累个半死。值得一说的是在海滩上看到很多晒干的海带根,选了几支回家稍一处理即成一个小盆景。
白灯塔海滩在新西兰北岛最东南端,已经出了惠灵顿大区,开车两个半小时车程,其中五分之三是山路。
这儿的海岸是结构疏松蜂窝状的火成岩,高处建一白色的灯塔,灯塔守候着海湾的入口,离海湾百米之内便是个不大的村落。说村落显然不准确,其中许多房子是海景度假房,平时并无人住。这儿是个很入画的地方,色彩丰富景物层次鲜明,山水树草沙,每一样都由不同层次的色彩构成,远远望去,是一幅幅似油画亦似水墨的画面。
海湾一侧,曾经高耸的像堤坝样的岩石海岸已经被海水冲开了两处口子,海水一波波涌来,在堤内的海滩上又形成了一个海水湖,平静如镜,伸脚下去却凉得刺骨,有老外于“湖”内游泳,真让人不得不惊诧人种之大不同!
这里的海滩沙子极细,淡黄色,风一动即有细沙飞扬,休息时坐在海滩上吃薯条吃得满咀都是沙子。
站在灯塔旁的高处看海湾边上的村落,想象住在这里的人在风和日丽时、朔风呼啸时、烈日炎炎时、暴雨倾盆时的居家生活,这反差不是常人能过的日子,太刺激了!
白灯塔海滩上没有漂流木,也没有我想找的任何可资创作的材料,却找到了灵感,这灵感不能写出画出雕出塑出,却会在不经意间时时从心中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