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第一次见到他,就对他印象深刻,好感良多。
我们在同一个公益戏剧培训班里上课,三天时间,只有一个任务:老师带领一群老师学习如何打开自己。我们一起仰天长啸,一起哈哈大笑,一起忧郁、一起怒吼、一起朗诵……最后分小组剧本表演。培训第一天上午,我就被他深深吸引了。他十分投入,十分入戏,表情十分生动到位。我被他的笑声、肢体的伸展性吸引。而我,在那么多人面前,几乎是做不出任何表情的。
课下我找到他。22岁,小学老师。毫无意外,属于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语文老师。
一起吃饭,一起聊教育。他的理念非常好,和孩子们平等相处,放开玩乐,带孩子们写毛笔字,带孩子们演出,寓教于乐。几乎所有他教过的孩子都喜欢他,依恋他。
他说,幼儿教育太重要了,他也太喜欢小孩子了。他说,中国幼儿教育千疮百孔,让人忧虑。
他后来干脆调去了幼儿园。
2
我去他所在的学校一次。那一晚彼此关系更亲近、信任一些。他讲很多事情,说原来在小学工作,自己非常努力,和周围大环境不相容,总是被排挤,说感觉原来上大学时候,很多老师都没有多少水平,大学已是污染之地;发一些牢骚,说公办体制几乎就是压抑人性摧残人的牢笼,说工资低,除了吃饭,连想参加个培训、给父母点闲钱都没有……我深表理解,也像别人提醒我一样提醒他,不要太极端,还是有一些体制内的老师不是那样的,是和他一样,怀着对知识的热爱和教育的敬仰的。
他似乎不信。总是摇头。
问他恋爱没,他说现在女孩子多现实啊。我鼓励他趁着没有女朋友,业余时间多,想办法努力挣钱。
3
他迷恋上华德福教育。微信朋友圈里整天发的都是华德福教育如何培养全人、拯救人类的种种。隔着屏幕,我都感受得到他的热情、癫狂。
我们中间通过几次电话。他很兴奋,说寻求到了指路明灯。他去参加各种培训,不少是自费的。
我劝他冷静。我说吃饱肚子很重要。我甚至说年轻、没有钱的时候,很多培训不参加也罢。
他对我大讲华德福教育如何如何好,注重和生活的结合,注重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讲他的指路明灯如何致力于引领、推广中原华德福教育。
他的讲述,他的信念、他的努力中,当然有让我也热血沸腾的东西。一如他在朋友圈里发的:
“教师必须是一个对所做的每件事,不论大小,都具有主动精神的人。
教师应该是一个对整个世界和人类充满兴趣的人。
教师必须是一个对不论是思想中还是情感中的假象永不妥协的人。
教师必须不断前进,杜绝陈旧和腐朽。“
但是,我冷冷地问我们这里做华德福学校的人对待老师如何培训培养?老师待遇几何?我说我关注过中国本土华德福教育实体,北京、重庆搞得不错,他们那里老师的工资也相当不错。我说我不相信一个人真心要做事业,会让手下的人喝西北风。他却表示对指路明灯的理解,说起步阶段嘛,都在摸索,不能要求更多。
我劝他少参加培训,多看书。一本一本看下来。我说北京的华德福学校我去参观过一些,重庆的没有去过,只看过李泽武的书。我说你可以先把写作这些教育的相关书目都看完,再认定一条路不晚。我同时给他推荐蒙特梭利早期教育的一套书目,我觉得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可以实施的儿童教育理念。
他说他去看过一些蒙特梭利学校,很不好。我说,是,我参观的蒙特梭利学校中,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居多,真正贯彻落实的少。华德福亦然。
我甚至偏激地说,如果打着蒙特梭利教育旗号的学校,连蒙特梭利本人的书都没有看过,都不足以让人相信他们能搞好。华德福教育亦然。
我说少花钱,多看书。无论哪一种模式,都需要知己知彼。
可能我太自以为是了,我们的对话基本都是自说自话。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他仍然在朋友圈里发布各种人智学、华德福教育培训通知,晒他去参加的各种培训,他和各类大腕、大师的合影留念。我记得有一次,他发布了一本书,说买的第一本关于华德福的书,还没看,人没了。
4
第三次见他,是他来到我的家里。我家附近有一所不错的幼儿园招聘老师,我打电话给他。我还是很看好他,是一个好老师坯子,甚至园长。
他过来看看,没有离开他常常批判的公办园。我当然,深深理解。
他在朋友圈里日趋激烈,时常转发各种批判性文章,也会把很多文字再复制一遍贴出来。
“整个中国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病院。如果说运动员是牺牲身体健康来换取奖牌,那么尖子生不仅是牺牲身体健康,更兼牺牲心理健康。他们往往以心理残疾为代价来换取所谓优质学位。
又岂止尖子生才是牺牲品,数量更为庞大的差生群体,他们一直在公开的歧视中生活,没有起码的尊严,没有起码的自信,他们比之尖子生更悲剧。“
5
我接到他的电话,他说他要做一项事业,问我能不能给他投资。
我问什么事业,他说就是他的幼儿教育计划。我问他打算怎么落地,有没有计划书。他说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多参加学习,把他自己培养出来。我问他要投资多少,他说一百两百不嫌少,十万二十万不嫌多。言语中他说他已经欠了别人几千块。学校工资很低,他还在努力学习华德福,很多是自费上,经济上他捉襟见肘,他的生活过不下去了。
他说他这样打电话被很多人骂为骗子,可是,他不在乎,也不能在乎,为了宏大理想,总要付出代价。
我心里一阵痛。有对年轻人的体恤,也有对他狂热的担心。我问有没有人给你投资呢。他说有啊,我问都是谁,都投资多少。他说给他投资的都是他的同学、同事、朋友,一百两百居多,也有三百五百的。
我说我也可以按照你同学的标准给你那么多。只有那么多。
微信上给他打过他钱之后,我给他打了一通很长的电话。
我说你不能再这么做了。你这不是事业,你这是乞求,这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信誉,甚至人格口碑。你说的不太靠谱,大家为什么要培养你呢?拿我来说,培养你还不如把我自己培养出来呢。帮你的都是因为情谊。你清醒一下,每个人都有个前期积累,你要自己来。钱的积累也是。我说,你那么有才气,书法,读书,去给补习班或者家教,加班加点的上课,补课,甚至去做家政服务,先自己攒一笔钱再说。
大概还是听不进去吧。
几个月后,我听到别的朋友说也接到他的乞讨电话。朋友平时接人待物热情大方,朋友没有给他钱。
6
大概一年多之后,他在微信上发布的内容有所变化,间或还是有一些培训、学习通知转发,关于书院、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多了起来。
过年时,我给他发了个红包。他连说谢谢姐姐。
我给他留言,说我打算做一些非虚构人物故事写作,你写写你的故事吧。
他说姐姐,我的人生充满了事故啊。
我说你梳理一下,对自己成长也许有好处呢。
他回复我:自我真我无我。
我一惊。这又是怎么了。一闪念过去了。
最近在看李笑来的书,李笑来原来在新东方做老师,热心钻研教育的同时,酷爱写总结。不仅老师做的好,在学生中口碑好,博客写作也是追捧者一片。集结成书,石破天惊卖的好。无论是《时间的朋友》,还是《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李笑来都在里面反复强调做事情毫无捷径,所有问题解决方案只有三件事,积累,积累,再积累。对照我自己,人生经验、教训均如是。
读书的时候想到他,打电话过去。他没有接。晚上回过来了,他说他现在正在内观、内修。又讲了一大通,内修、内在平静自在之类的。
我没忍住,立即说我们现在根本达不到那样的境界。什么内修内观,内在的平静,需要在生活中过好自己的生活、笃定心灵才成。
他还是没有听进去。
他再次问我能不能给他投资或者给他找到投资。他说,幼儿教育还是他内心深处的梦想。
他多才多艺。第一次参加培训结束,分小组戏剧汇报演出,很多女教师都渴望和他一个小组,他果然也不负众望,演出获得满堂彩。笛子吹的极好,书法极好。爱好历史读物,第二次见面聊到很晚,夜幕降临,我们沿路找寻饭店,在路边黄色的灯光下,他对我说,他上大学时候最爱的就是历史学。
这是新人物志的第九篇文章。
记录这些生活中的人物,初衷是尽量不做评判,靠近事实。然而这一篇我实在忍不住。他个人身上的不足显而易见,但是我还是觉得深深理解、为之惋惜。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是更庸俗的人。
如果大环境不好,身边有一些人特别一点,努力一点,是不是可以更多一些温厚的鼓励呢?
培养一个好的、身心健康、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社会、国家分别需要做些什么呢?
郑州小学、幼儿园年轻教师工资每月2000——30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