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朋友问我,他在融资路演的时候,投资人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项目很不错,但是如果大公司抄袭你该怎么办”,他的回答是“毕竟他们现在还没做么,而我呢现在做的还不错”,他不知道这个回答如何,有没有加分。其实可以把投资人的问题这样翻译一下“你是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就算有实力的潜在进入者进入的情况下也一样能取胜”,而他的回答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对的,但是需要一定的延伸。
我们先来说说他的回答“毕竟他们现在还没做,而我现在做的还不错”,仔细想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壁垒。有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说,哎,这个词我知道,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很多创业者一旦进入了一个蓝海市场取得点小成绩的时候,往往都会忘记设置进入壁垒。那么什么是进入壁垒呢,简单点说进入壁垒就是一切能够让潜在进入者做不到的事情,例如经验、资金、技术、转换成本、政策等等。如果潜在进入者想突破壁垒真正进入市场,那他只能是行业次位者,而这时在位者已经拥有竞争优势或是已经制定了行业的游戏规则,那这个次位者想取得这些优势并重新制定行业规则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同时,这也是中小企业与大公司竞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找到大企业为取得或维护某个优势而付出巨大代价的一个点去突破,这样做就可以以弱胜强。
作为创业企业我们也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方式,使我们的目标集中来获取竞争优势。例如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能力和资源集中在一些大企业看不上眼的小市场,提供高端的个性化服务,而一旦形成卖方市场,就可以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取得高额利润的同时,做到这个“非主流市场”的在位者,这样就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如果可以在这种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使我们的边际成本递减,这样我们所获得的竞争优势会更大。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咱们的企业往往先进入者不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甚至会成为后来人趟雷的典范。这是为什么呢?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人们手里的钱是越来越多了,同时带来的是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企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话,就给了大量潜在进入者以可乘之机,来瓜分市场,使蓝海变成红海。所以,要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要维护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来满足需求创造价值。而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所考验的是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知识整合能力。我们企业需要不断的吸收和精炼外部知识,并与我们企业内部知识相整合出一套新的知识体系,来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最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在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家不要让已获得的人才轻易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