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按劳分配,上班久了越来越觉得这个概念是骗人的,因为工资不均的事到处都是,那么我们工资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呢?
1)行业的利润比
工资说到底是企业的成本,干的多才会拿的多。而现在互联网和地产行业的工资高,是因为这两个行业利润极大,所以能支付的成本也就越高。而更多的传统行业制造业加工业等等利润率低的行业就只能降低人员成本的支出了,所以这些行业被爆出拖欠工资也就屡见不鲜了。
2)所在地
衣食住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开支,北上广深市区住房小单间都要上千块,而三线城市小三室费用也没有这么多,所以一线城市月薪8000或许也就勉强维持吃喝,而5000块在三四线就可以活得很潇洒,而且地区工作机会的多少和同类公司的数量多少也都是公司领导考虑的问题。
3)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很多大牌外企和行业一流公司行业待遇都是相当高的,而公司在行业地位靠前的相对来说盈利能力会比较强,能给的工资也就相对高一点,用来吸引和挽留人才。
4)工作的稀缺性
同样是打电话的工作,电销一个月可以拿到1-2w,而客服的工资3000就算挺高了。工作内容虽然相同,但是电销能给公司带来利润,客服却是公司的成本。所以想拿高薪就要到核心且能给公司做出贡献的部门。另外工作在市场紧缺的时候工资就高,像现在的月子保姆工资二三线都是7k起了。
5)核心竞争力
你的工作可替代性高,是个人都能做,只能说明你水平一般,当然能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少,工资少不说,升职加薪更没你什么事了。如果你是大神,每天接不完的猎聘电话,这份工作离开你就玩不转,那你的工资就可想而知了,除了拿到高薪,估计老板也得看你的脸色。樊胜美做HR累死累活的也就那么点钱,而安迪轻轻松松一年就能顶的她上几年的收入了。
还有人吐槽说街边卖鸡蛋饼的一个月能赚1、2万,而一些公司金领也不过这么多钱,这个问题在于卖煎饼的钱叫盈利,而金领的钱叫人力成本,在课本上叫剩余价值,自然不能放在一起说的。
说到底,工资在公司财务那里叫人力成本,行业和公司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工资的起点,地区物价、工作可替代性市场还有你自己的竞争力决定公司愿意付出的成本。由此可见,工作是否辛苦、个人能力如何真是只能算是工资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