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预警,十五年后重温的感慨
从故事背景,价值观,主要人物分析和漫画细节解读,细细品读这是三十年前的作品。
本篇主要关于故事背景。
【强烈时代背景下的现实主义杰作】
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经历了扩张战争的失败和战后制裁,民生凋敝,国内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然而在这满目疮痍的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了战后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以及朝鲜战争和冷战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工业革命的高潮,由此经济一跃而起。至1968年日本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级经济大国。其后二十年,就是“Made in Japan”的时代,松下、索尼、Toyota,日本产品倾销全世界,资本在海外疯狂扩张,开启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时代。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导致日元大幅升值,由此引爆了日本的泡沫经济。其后国内股市、房地产价格大幅增长,顶峰时东京市区高达1450万/平米,按现在的汇率来算,相当于北京城六区或上海外环内均价83万。全盛时期日本东京中心地带面积3.4平方公里的皇居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加州,东京一个23区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财富急速增值的神话引发全民性狂热地投资股市房地产。然而是泡沫终归要破灭,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点,此后便掉头狂跌一泻千里,敲响了日本泡沫经济的丧钟。
单看数字是空洞的,更震撼的是世相百态。
今天东京都内五公里不到的距离的士车价也就1500-2000日元,1989年光起步价就1万日元,更有记载银座附近五分钟车程便有企业中层干部砸了100万日元叫车。而当时大型企业的交通津贴一年是3200万日元,甚至有上亿的传说。由于各行各业极其繁荣,企业始终劳动力紧缺,于是大学生毕业后极其抢手。为了留住他们,企业出手大方,签订合约就给10万元现金礼40万购物券,招揽重点人才时阿玛尼劳力士、进口车、全家国外旅行、免费高级公寓也都不在话下。于是手里有着大笔现金加上提前消费的中产白领们疯狂购买奢侈品,去高档餐厅吃高级料理,晚上去迪斯科舞厅KTV花天酒地 。1990年更是有1099万日本人出境游,占全国近1/10,平均每人消费115万日元地疯狂扫货,比今日的中国大妈更加疯狂。社会风气上,女性经济条件的提升,全社会看重物质享受以及女性僧多粥少的局面下也催生了颇具讽刺意义的“恋爱资本主义”,女性择偶条件水涨船高,男生必须年薪1000万也不足为奇。社会上流行以奢侈消费“名车、花束、贵金属、高级餐厅、高级酒店”为主导的“泡妞神器”理论,杂志上到处都在介绍如何通过买礼物博得女生欢心,更出现了专职接送跑腿的车夫“跑腿男”(应该对“代步男友”有印象吧笑)“付账君”“上供男”等露骨现象。
这是一个挥舞着万元大钞在东京街头都打不到的士的时代。
这是一个每个人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股票房地产投资的时代。
这是一个每一天都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娱乐中毒的时代。
虚假繁荣的泡沫时代裹挟着身处其中每个人的欲望和理智。
破灭前有多么醉生梦死,破灭后就有多么挫败绝望和癫狂。
1989年1月7日,在位63年跨越半个血腥二十世纪的裕仁天皇去世,年号由昭和改平成,一个时代落幕了。同年股市达到最高点后暴跌,东京地价跌到了泡沫时期的七分之一。一夜之间大量企业、银行、房地产公司倒闭,许多人一辈子套牢在楼市,出售房子无人问津,失去工作工资锐减无力后偿还高额贷款,不堪重负之下上万人绝望跳楼自杀。泡沫终是破灭了,狂欢则像是一场幻梦。
《东京巴比伦》就诞生于这个时代,并将当时日本因社会大萧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和人伦惨剧一一如画。“东京梦”“校园霸凌”“宗教团体” “老人自杀” “器官移植”“不择手段的媒体”,有些都有具体的事件指向。在当时一众你侬我侬的少女漫画中,反应社会现实的《东京巴比伦》显得格外亮眼。
而书名中的“巴比伦”也是对当时的东京盛极而衰揽镜自照的象征。圣经旧约中 ,古巴比伦这个曾经繁荣一时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王朝,骄傲自大妄图建造巴别塔一窥神迹,被神降下神罚,于是世间之人便失去了共同的语言,古巴比伦也迅速陨落消亡。而镜像中的东京,也是正兴高采烈地走向毁灭而不自知吧?人们总是重复犯下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