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好演员的春天已经到了的讨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实力派中生代为人熟知。与此同时,近年来一度的话题热点流量小生小花么,却在口碑和商业价值上持续下滑。
首先,需要澄清一下所谓的初代流量。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演艺类。他们都是几年前通过某一部或者几部大火的剧圈粉,成为流量明星,并且挟自己的流量,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大部分流量小花,如杨幂、唐嫣、刘诗诗、赵丽颖都是这一款。在流量小生中,当年一举拿下小鲜肉称号的李易峰、杨洋等,也算是这一类。代表作只有综艺的ab也勉强可以算这一类。
第二类是唱跳类。这一类是以偶像组合起家,并且已经积累了部分人气。除了演戏外,也会出专辑或者开演唱会。归国四子和TF三子基本是这个类型。
再说流量的失效。其实他们都还是这个圈子的顶级人物,都还有着不错的影响力。但是对比当初,他们大部分人的状态都有所下滑。最典型的是收视率的失灵与口碑的崩塌。
其实流量的失效,简单说是市场的转变。但是对于演艺类和唱跳类,甚至于小花和小生,失效原因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目录
市场篇:流量运行模式的变化
人物篇:不同类型流量的不同痛点
市场篇:流量运行模式的变化
第一、原有商业模式受到重创
早起,流量的运行模式可以归结如下。首先艺人累积流量,然后资本买下所谓大IP,利用艺人与IP的双重影响扩大宣传,之后卖给电视台/视频网站,播出后艺人与资方赚的盆满钵满,艺人流量再次累积。以此循环。
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新政策,这个循环受到了很大打击。
第一个政策是限薪/缴税令。除了影响艺人的收入外,这个政策还告诉资方,在影视行业赚快钱的风险增加。大额资本的流通将进一步受到监管。这就使得资方在投资时,需要更加慎重的考虑。比如艺人的流量能否撑得起这部剧,保证他们的营收。
第二个政策是清查数据注水。流量中有注水是很正常的。艺人和经纪公司也乐得注点儿水让数据更好看。但是随着限薪/缴税令的出台,资本开始审视流量的真实情况,清查注水则使得流量的虚假繁荣更加难以为继。
第三个政策是限古令。在中国最捧人的电视剧类型,同时也是广泛年龄层次最喜欢的电视剧类型就是古装(偶像)剧。君不见活佛济公/天天有喜系列虽然雷,但是一部接一部的拍而且收视率不低。而很多演艺类流量也是古偶起家。限古令的出台,使得大部分古装剧失去了电视剧播出的机会。这也变相打断了上述商业循环的一条臂膀。
总结下来,在政策的作用下,资本市场运作原有商业模式的风险骤然增加。
第二,流量不再稀缺。早年流量在市场上人数有限,拥有顶级流量的就那么些人。要提高影响力完成商业变现就离不他们。这两年,随着流量运营的成熟,大量的新流量出现。无论是小而精的网剧,还是选秀类综艺,向市场输送了大批新鲜血液。粉丝们的墙头也越来越多。
第三,针对新流量井喷,有了新的更快的商业模式。第一条运行模式的周期较长,电视剧制作从拍摄到播出最快也要一年。但是现在又了更快的方法。那就是粉丝能力直接变现。用一个代言,煽动粉丝大量购买,或者制定各种榜单,销量到什么阶段解锁什么广告什么的。这样就可以快速累积大量的销量。至于为此透支的流量的形象。反正有大把新流量。
总结一下,流量本是商业模式下的产物。在他们是稀缺时,还可以挟资本自重,与资本互相成全。当稀缺不再,他们无法依靠资本累积流量,反而会被资本消耗流量。
当然,除了市场规律,不同类型的流量也有各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