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总避免不了浪费时间。 为什么呢?
1. 琐事优先。为什么会让琐事占据我们大部分工作呢? 主要是因为:
1)简单明确,大脑喜欢做简单的事情。就像我们都懂得趋利避害一样。
2)即时满足。大脑喜欢立马得到奖赏。而做困难的任务总是没那么容易得到奖赏,甚至得不到奖赏
3)不愿改变。大脑喜欢按照熟悉的路径行动。琐事总是简单又容易达成的,经常做的事情。
2.不了解时间。 我们要和时间做朋友。首先就要了解时间,才能运用好时间。
*分析时间-治表
*规划时间-治里
首先要分析时间。之前学到的时间记录清单,就可以用来分析自己的黄金时间在什么时候,哪些事情上浪费了时间,以及自己做每件任务的时间。
接着就是规划时间。这节课学到了时间管理矩阵。
使用时间-重要又紧急:每日事务处理,必做的,能够提升自己能力或对工作有价值的紧急事务--
安排在自己的黄金时间做。
投资时间-重要不紧急:学习知识,专研新技能,规划中的必做事项,避免成为紧急事项
浪费时间-紧急不重要:回复不重要的电话/邮件,被横插的任务。会议等,被横插任务怎么办?
闲耗时间-不重要不紧急:玩游戏,喝酒,刷微博微信-尽量少做。
要尽量提高使用时间的模块,才能提供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价值,
但也不能让使用时间占据我们大部分生活,这样会产生巨大压力,反而会影响效率。
理想的比例是:使用时间50%投资时间30%浪费时间16%闲耗时间14%
做时间矩阵,有的习惯用电脑软件,EXCEL, 有的习惯用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用好相关APP
时间价值由你定:
#比如将浪费和闲耗时间,转化为投资时间,比如上下班路上,下班后的时间利用起来
#不要固化你的时间,学会灵活调整,时间的价值掌握在自己手上
3.贪心有余而时间不足
我们经常会想要学很多东西,比如提供工作效率的python,比如钢琴,旅游,写字画画,考证,同时还要陪伴家人,完美完成工作。这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就是所谓的贪心有余而时间不足。这时候应该优先安排关键事务,事关自己生活状态的比如工作,家人,接着再安排一两项投资事项比如考证。而不是一口吃成大胖子,最后反而什么都没做好。
最后,一个字就是要坚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