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得就会越坚定。——题记
在我们胶东老家,按照习俗,出嫁的女儿清明节是不回娘家祭奠去世的亲人的,也就是不回娘家去上坟。我就以这个借口纵容自己的懒惰,所以父亲三年祭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不知不觉,不惑之年就过半了,然而我除了依然困惑,又添加了一份莫明的惶恐。寂静长夜,生命时钟的滴答声越发清晰,不紧不慢不休不止的节奏,着实令我发慌,就像是考试结束的铃声马上就要响起,而我还有许多题没有写完。
我相信至亲的血脉亲人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也就是我想念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今年的清明节,内心里有一种强大的声音,穿过渺远和苍凉,在不停地呼唤我:回家,回老家。
老家是山东半岛内陆的一个小乡村,这里现在只有几个没出五服的本家,没有很直接的亲人了。但是老爷爷、爷爷奶奶、父亲葬于此,所以这里也就是我们永远的思念,永远的故乡了。
草萧疏,抔抔黃土;麦青青,阡陌纵横。 青松树下石碑孤立。车还没有停稳,我就急切而跌跌撞撞地奔去,丈夫体贴地从车里拿出准备好的祭品,跟在我的后面。那些熟悉得入心入骨入髓的名字,顿时幻化为那个清晰而慈祥的面孔,不顾泥土粘衣,我伏在您的跟前,泪水成了决堤的海……
驱车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通往墓地的羊肠泥土小道居然变成了两车道的水泥路。问了哥哥才知道,年后刚修好。我说呢,我知道那个坚定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了,心念及此,无限欢喜,天上人间虽远,心意依旧相通! 父亲45岁的时候,是1982年,他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我读小学二、三年级,二哥初中,大哥高中,大姐停止学业在家务农。我隐约记得,邻居家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在家里帮着干活,我们兄妹几个忙活着上学。出身原因入党晚,辗转几个乡村学校当校长,他的苦闷大概只能和母亲说。大门上贴的那副不变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他在苦闷徘徊时,仍然不改初心的坚守吧!直到我当了教师,他还一直要来听我的课。
故去的亲人,就是心里永远的故乡,他们以生命教育的形式不停地告诉你前路上有什么,该怎么走。
回望故乡,回望来路,澄澈清晰渐渐驱散了疑惑和惶恐,就像是云缝里猛然射出了无数道光亮,温暖而宁静。
黄土在上,祖父父亲大人安息。
201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