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从一个同事那知道了小真主动从后台办公室申请回到店面的事,顿时觉得又惊又喜又气。那是她性子干得出来的事,我很庆幸她回到了我最初认识她时,那种理想、简单而又执拗的人。要知道我出差前看到她每天忙着给新人做各种培训,讲些她自己不认可的东西,那种不动声色让我心理很是咯噔了一下,我没想到她能适应的那么好。
我在网上质问她为什么没跟我说,她自知理亏,各种卖萌。我表示支持她的做法,她说果然理解的人都不用解释。有个她觉得亲近的上级知道她要走的事,对她只说了 “任性”两个字,因为一来不论是上班时间还是薪资,两个岗位差别都有些大,二来明明知道店面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却还要走。小真知道这话没有恶意,但还是觉得有些小失落。我感慨说像我们这样固执的人,不被理解很正常,还会经常碰壁。她说她现阶段都还好,这样的决定是考虑清楚后做出来的,反正是坚持自己喜欢的,年轻时多磨练些不是坏事,而且分到的这个店有好玩的同事,每天也都有在学东西。
她就是这么个“容易满足”的人,只要是自己感兴趣并认同的,情况再坏也会坚持下去。她进公司前是在一家咖啡馆做咖啡师,本来日子很清闲,但是慢慢受不了每天在一块的同事聊不到一起,更不会有一些深刻的话题,所以辞了工作来到书店。她把书店的人文情怀当做现实社会理想主义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在这里遇到一群能够谈天说地的同龄人。我们俩的认识也是因为有次培训中午吃饭,当同桌其它人都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生活琐事和娱乐八卦的时候,我们默默的在一旁,不约而同的谈到对摇滚音乐的喜爱和学吉它光有热情没有行动的经历,期间不断发出“原来你也这样”的惊叹声,随后在大家奇怪的眼神中一拍即和。
后来进一步交往是因为发现对方都是那种直率的人,不会遮掩自己的喜恶,然后也都因为这种性格在职场里吃过亏。那次她难得的给我打电话(平时我们都是见面聊的多),我在街边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听她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那天听完培训后,人力的同事让大家评价一下讲师,还强调了实话实说。其他人都走走形式随便敷衍了两句,就她只听到实话两个字,一下子没憋住,真说了讲师两点不好的地方。要知道那天培训的可是人力的老大,所以她才说完,整个会议室就安静了,都看着她。虽然人力老大自己没说什么,但那个人力同事的脸立马拉了下来,事后还责问她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她有些想不通,明明是你们让我说的,这会又来怪我了?我听完后在电话的一头哈哈大笑,使劲夸她有胆量和做得好,然后和她一起各种吐槽。我们都知道,吐槽归吐槽,可下次不会也不能这样了。
我出差回来后约她见面,她带我去找好吃的,可是掏了半天,发现两人身上的所有钱加起来,才刚够点两碗米线。我们觉得好玩,坐下来开始聊天。我说很多人不知道她回店面的原因,但是有一个版本是说她做事情不理解的时候,喜欢问为什么,但是上级更需要的是服从。她说她没有跟很多人说,因为说多了在别人听来就是抱怨。我一愣,想起自己才换岗位时的逢人必说,顿时觉得惭愧。我问她回店面后的情况和感受,她说店面有时候真的很累,但就像有个同事说的,只要一跨进店里,精气神立马就来了,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很充实,时间过的也很快。之所以坚持下来还因为碰到了很厉害,她想学习的人,店长就是其中一个。
来这个店之前,有人跟她说店长是个很小清新很文艺的人,她当时还担心有太矫情的嫌疑。但是接触下来,发现她真的是深藏不露。她了解店里每一个人的想法和动态、遇到什么事情会很冷静的思考解决办法、她甚至是第一个看出她刚回店面有些紧张宽慰她的人。为什么紧张,是因为她想尽力把事情做好,证明给那些不理解的人看。我跟她开玩笑,说原本觉得她无欲无求,没想到也有有冲劲的时候。她说店面同事相处的也很好,有个主管被调到其它店,他们几个下班后买了些小吃,找了个地方聊了很多。我替她高兴,为遇到了这样一群人。当然也有些小烦恼,那就是主管走了以后,担子落到了她肩上,而店长也一改以往对她的随意,开始正式起来,要求她做出表率。我表示无语,因为才夸她有点斗志,但是我知道她就是嘴上这么说,还是会尽快进入角色并把事情做好。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小真勇敢的做出了选择,努力承担这个选择的后果,也在积极发现乐趣和坚持初心。可能很多人会说她不思进取或者是刻意逃避现实社会和职场的一些规则,可是在我看来,她坚持自己喜欢的,并始终心存满足,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自然的也放弃了一些东西。她的落脚点很小,于她却刚刚好!
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