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很奇怪,明明看过的书总是会忘得快没了任何痕迹。看到书架上的《活着》,翻开,竟还有作者余华的签名,那是大一他来我们学校讲座时的事了吧。忘了那天下午为什么没去听,让室友帮忙拿去给签名的,现在想想,好后悔。
一口气看完,掉了一斤的眼泪。太苦了,亲手送走所有的亲人,每当有所好转时又一个重担又压了下来,福贵福贵,能担起重任这样活着,能乐观的看着,能记起生命中的一个个情景,生生的活着,让我觉得他太伟大。他是苦的,也是幸福的,在少年挥霍后了解到什么是真的幸福,在家中有那么一群善解人意同甘共苦的亲人,在他的身边还是有善良的人们。他娘说,开心的活着,穷点没关系。他老婆生完孩子后又回来跟他过苦日子,最后还说下辈子还做他的女人。女儿舍不得父母,被卖了又跑回来,嫁出去也常常回来。儿子那么善良,为了羊每天跑几十公里都乐意,不得不卖时还一定让卖给不宰羊的人家去。女婿跟他相依为命带着孩子。孩子也懂事。会替他分担担子里的两捆菜。
余华说,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有时候,我们不用去追寻关于人生的答案,时间自会给你答案,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每一次经历,回忆每一个画面,这里面的感受,便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